如今,人们对理财越来越重视,“财商”也随之兴起。财商有多高,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利用好手中拥有的资产,做好资源配置,完成财富累积。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商和情商之余,也逐渐开始重视财商教育,中外资银行趁机推出儿童理财服务,帮助孩子们提高财商。
财商教育 已从娃娃抓起
初一女生小雪告诉商报记者,家长每月给的零花钱不知怎么就花了,也想省着点花,但总是控制不住。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孩子与小雪有着相似苦恼,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他们在大手大脚挥霍零花钱、压岁钱之后,只能亲身体验“入不敷出”的痛。
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零用钱是全世界最多的。早在7年前,9家调查机构就对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15岁的孩子拥有的零花钱、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可是,钱多并非好事,面对越来越多零花钱,孩子们有时也倍觉困惑。家长也不得不面临一个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头的零用钱?
在银行工作的林女士有个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她表示,从儿子5岁开始,就已着手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一开始,她每星期给孩子10元钱,让他自行安排,如果安排得当,就给予鼓励。渐渐地,她给了孩子一个“小账本”,让他记录和统计每一笔开销,如果花费不合理,就指出,并让孩子调整。林女士说,“现在儿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财观念,接下来,我打算为他办理一张少儿借记卡,让他养成存钱的习惯。”
对于林女士的做法,记者特意咨询了一位银行理财师,理财师表示,从小培养孩子对“钱”的正确观念是很有必要的。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因为这一阶段,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比如,鼓励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进而指导他们定期存钱,还可接触模拟投资游戏,进而引导他们直接理财投资。
儿童市场 外资银行率先关注
看准少儿理财在中国方兴未艾,外资银行屡出新招,力拓国内市场。不少外资银行的儿童理财业务功能多样,手段灵活,不但吸引孩子对理财感兴趣,而且便于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今年14岁的彤彤告诉记者,父母为她在一家外资银行开设了儿童账户,现在她每个月的零用钱不用向父母索要,父母直接将钱转到她的账户上,父母可以查看她的账户明细,帮助她一起规划用钱。
记者了解到,渣打银行为少儿量身打造的成长账户中,有一项“月月储蓄”功能可以开启自动转账服务,家长可以通过固定付款方式每月将一定金额的款项转至该账户,作为孩子的零用和储蓄。而且家长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实时关注孩子账户的变动,指导孩子合理使用并科学管理零用钱。
东亚银行推出的专为16周岁以下儿童设计的账户,“宝贝网银”功能也有助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家长可以为宝贝账户设定最低活期余额,余额不足时自动从家长账户转入补足。还可定期定额将活期账户资金转至定期账户,自助选择存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适合孩子的成长计划。
在某外资银行网点,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外资行针对儿童理财的服务,较为人性化,服务种类也多。”比如,汇丰银行的“儿童账户”为每位儿童账户的客户提供一张特别设计的儿童账户卡及一份简单实用的教育基金计算表,规划孩子的储蓄及开支,并开发了介绍各种理财知识的游戏棋。再如,恒生银行的一款儿童账户除提供储蓄户口外,也设有理财户口服务,让孩子们参与基金、证券、股票挂钩等投资。
为了吸引孩子与家长的注意,外资银行可算花样百出,比如,赠送深受孩子喜爱的小礼品,推出收藏价值的储蓄卡、存折等,有的还专门为儿童理财设置了童趣盎然的网页。在一些外资银行针对少儿理财的网页上,可以看到例如“网上心意卡”、“计算器”、“互动网上游戏”等特色服务。一些外资行还注重对孩子的理财教育,网页上有对世界货币、存款利率等知识的简要介绍,还特别增添了亲子教育咨询服务。
中资银行 产品有待开拓
在外资银行争相开拓儿童理财市场的同时,中资银行也跃跃欲试。中资银行起步较晚,不如外资行经验丰富,因而在儿童理财市场的发展上仍需时日。
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中资银行的儿童理财账户并不普遍。目前,开启这类服务的中资行寥寥无几,只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几家开设过儿童账户。
在为数不多的推出儿童账户的银行中,服务单一化让这些银行的儿童理财业务不具备过强的竞争力。比如,中国银行专门针对16岁以下青少年推出了一款理财账户,该账户只有存取款、转账、支付、结算等基础银行服务。而在一些外资银行,除了储蓄账户,还有理财账户,可以享受多元化的投资、存款,甚至保险服务。相比外资银行的服务多元化,中资银行的儿童理财显得有些逊色。
另外,门槛过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也专门针对其私人银行客户的第二代启动了一项增值服务。不过,由于私人银行的门槛较高,一般只针对财富800万元以上的客户,所以普通客户还是只能望而却步。
当然,中资银行也在不断尝试创新,早前,工商银行针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推出了“基金定投,伴你‘童’行”的活动,让未成年人也参与定投基金。近日,工行上海分行推出了沪上第一张真正面对小朋友的借记卡,并提倡让孩子作为卡的主人参与理财的全过程。
着眼未来 并非金钱至上
值得注意的是,提倡儿童理财,并非从小灌输孩子“金钱至上”的观念,而是旨在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财商,以便孩子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被问及是否考虑让孩子从小“管好钱袋子”,马太太向记者表示,她担心过早向孩子输送金钱观念,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怕孩子变得唯利是图。马太太的话道出了目前国内大多数家长的心声。
但是,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制定了理财教育计划,把理财教育列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理财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据了解,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很流行,有1/3的儿童将他们的零花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金融机构。
一位银行理财师表示,“国内的家长要转变观念,让孩子适应社会潮流,而且银行也不会把孩子往钱眼里塞,在培养他们理财观念的同时,也会重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的确,一些银行在推出儿童理财服务的同时,也不忘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渣打银行将“爱心公益”作为该行儿童账户的核心理念之一,近期还与亚洲动物基金共同启动“天骄少年爱月熊”项目,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青少年关心养熊场里的月熊的生存现状来培养他们的爱心与社会责任。
相关阅读:
一开学就产生厌学情绪怎么办?
信阳市各类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富阳市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家庭的不良进食行为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西木:儿童营养缺乏会得哪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