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相关的饮食和运动问题初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年第4期第9卷 研究报告
作者:卞金陵 李燕
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预防保健科
肥胖不仅对儿童生理健康带来危害,同时也影响到儿童的心理、行为状态 。我们采用问卷表形式对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进行了测试,以期了解肥胖儿童行为特点 和心理损害的程度,为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受试者为8~12岁的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五版肥胖病 诊断标准,以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20%为受试对象,超过20~29%为轻度 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对以上儿童进行体检,排除 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患,无服用糖皮质激素史并排除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单纯性肥胖儿 童120例。男58例,女62例,其中轻度肥胖68例,中度37例,重度15例;随机 选择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儿童120例作对照组。
二、方法:对以上240名儿童采用系统回顾问卷法进行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的 调查。以上均有家长在场配合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日膳食记录法,由专人将食物按种类, 数量输入syp-1型微机,进行能量,营养素摄入量及热能分配比的分析。
三、统计学分析:两组儿童的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χ2检验方法处理。
结果
一、饮食行为:肥胖组儿童的肥胖起始时间以婴儿期居多占46.2%,肥胖儿童中91。9%存在饮食行 为异常(见表1),正常儿童仅为28.5%;肥胖儿童食欲感强,易饥饿,主食量及肉食量 多,爱吃油炸食品,巧克力等零食及甜饮料,甜点心,以致膳食热能显著高于对照组403 kcal,蛋白质多摄入16g,脂肪多摄入20g,碳水化合物多摄入38g左右。肥胖儿 童喜欢看电视和睡前进食,不吃或很少吃蔬菜和水果,胃肠道功能好,很少发生消化道疾病 。
表1 120例肥胖儿童饮食行为状况
项目 | 肥胖组
(%) |
对照组
(%) |
相对危险度 | χ2值 |
吃饭快 | 92 | 33 | 22 | 87.11 |
喜肉食 | 96 | 30 | 55.86 | 113.28 |
爱吃巧克力油炸食品 | 89 | 24 | 25.83 | 103.24 |
爱吃甜点心甜饮料 | 67 | 21 | 13 | 71.11 |
饥饿感强 | 85 | 15 | 107.67 | 155.15 |
看电视进食 | 83 | 47 | 5.71 | 35.46 |
睡前进食 | 82 | 22 | 16.10 | 86.50 |
不爱吃水果蔬菜 | 76 | 53 | 2.75 | 13.30 |
二、运动行为:肥胖儿童在婴儿期就有少动多睡的习惯,至学龄期仍有相当一部分不爱运动,不爱上体育课,尤其对长跑等径类运动比较反感,体育成绩不及格者较多,看电视时间长,晚饭后户 外活动少,饭后短时间内就寝者多(表2)。
表2 120例肥胖儿童运动行为状况
项 目 | 肥胖组
(%) |
对照组
(%) |
相对危险度 | χ2值 |
婴儿期少动多睡 | 64 | 18 | 13.68 | 68.34 |
学龄期不爱活动 | 43 | 5 | 14.53 | 48.11 |
不喜欢上体育课 | 77 | 33 | 6.82 | 47.4 |
不愿参加径类运动 | 95 | 34 | 31.10 | 93.94 |
体育成绩不及格 | 86 | 13 | 42.41 | 129.10 |
看电视>1.5h/d | 45 | 12 | 6.19 | 32.83 |
晚饭后不去户外活动 | 88 | 47 | 8.65 | 47.48 |
晚饭后1.5h内入睡 | 57 | 29 | 3.31 | 19.71 |
讨论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多食少动能量消耗少,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医学界 公认的肥胖儿童生活模式。bachlin[1]认为肥胖是与饮食行为紧密关联的行为性 疾病,而这种食文化的疾病又与父母的文化素质,家庭的饮食结构欠合理有密切关系[ 2]。肥胖儿童有许多容易发胖的行为特点,如进食快,过量肉食摄入,喜甜食,油炸食 品,易饥饿以及看电视,睡前进食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所起的作用持久而普遍,致肥胖 儿童视进食为乐趣,每日摄入热卡大大超过正常同龄儿童;而能量消耗少,运动水平低,导 致过剩的营养素以脂肪形式堆积是产生肥胖儿童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大部分在婴 儿期就有少动多睡的异常运动行为,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厌恶长短跑等需要有耐力又消耗 能量的运动,室内运动多,室外活动少,而且晚饭后很快入睡者多,这些运动行为特点不利 于多余热量消耗及脂肪氧化。进食多,热量高,消耗少,运动水平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发生 肥胖,肥胖的沉重负担使之易疲劳,不爱动又加剧了肥胖的发展。
从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结果分析,肥胖儿童存在着行为认知的障碍,这与家庭生 活模式,习惯养成密切相关,另外肥胖儿童心理上的压力以及受到社会习俗和审美观影响, 心理上亦多少受到损害,也需要社会环境监督,干预,强行纠正收效甚微[3],必 须强调家 长,教师,医务人员三位一体的干预方案,调动肥胖儿童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注重消除心 理障碍,才能彻底根除行为障碍,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bachlin a,ritzel g.intervention study on obese schoolaged children.bibl nutr dieaa,1989,44:38~43.
2.卞金陵.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中国优生优育,1995,6(11):1 4~16.
3.万国斌,李雪荣.单纯性肥胖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与行为问题研究.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1993,7:1~6.
(收稿日期:1999-10-02)
相关阅读:
一开学就产生厌学情绪怎么办?
信阳市各类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富阳市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家庭的不良进食行为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西木:儿童营养缺乏会得哪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