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园放学了,晓明对爸爸说:“放学真好,以后我都不去早教园了。”爸爸问他:“以后为什么不去早教园了?你不是说长大了还要到北京上大学吗?不去早教园你怎么学习?”晓明说:“我们李老师不喜欢我,他对别的几个同学总是笑咪咪的,对我总是板着脸,总爱训我,说我什么事都不懂,我不喜欢李老师,除非换个老师或换个班我才去早教园。”爸爸……如果你遇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对孩子说和怎么做?
请教过好多个家长,他们对这个问题各有所见,收集起来也颇有意思,也很有参考价值。
家长一(父亲):让孩子争气些
作为一个父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这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益。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受有喜爱,这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说俗点就是孩子要聪明、活泼、懂事。我的儿子也在上早教园,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他在家里得到父母的疼爱,还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慢慢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进了早教园孩子多了,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照顾得很好,孩子可能就有一点失落感,儿子就曾说过在早教园没有多少人爱理自己。当时,我是教育他要先多理别的小朋友,主动些,这与老师不太喜欢是一回事,只要孩子多与老师接近,并且做事为人都能起到一个好榜样的作用,老师怎么会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呢?所以说,要让孩子自己争气,多拿“好孩子”奖状。
家长二(母亲):应对孩子一视同仁
如果孩子说的是真的,我觉得老师这样做不太好,说得不好听,大家都交一样多的钱,老师应该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都要关心爱护好,何况自己的孩子又不是长得太丑或者自理能力太差。如果情况总是如此,我可能会找孩子的老师谈一下,希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更好,这也是情理中事。不过,我也会问孩子为什么老师对别的孩子比他好,让他开始学会思考问题,以便能改正某些缺点或坏习惯,从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也是育儿中的一件大事。
家长三(母亲):让孩子从老师的角度想问题
对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的事,我会问孩子:“那么,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为什么?”“老师为什么喜欢别的小朋友?”“如果你是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呢?”除非是孩子的智力有问题,那么在父母的提示下,这些问题会帮助孩子想清楚老师不太喜欢自己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才会在各个方面适应群体生活,参加好班里的各种活动,消除老师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想法,快乐地在早教园学习和生活。
家长四(父亲):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对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这件事,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父母不应该为此而大伤脑筋,否则反而会影响到孩子对这个问题更觉得重要。我在单位里也不是领导最喜欢的下属,这与领导的性格、爱好以及自己的脾气、能力等都有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回报,同时与同事也能很好地相处。所以,我会告诉孩子,老师喜不喜欢你不是大问题,不要太多去想这件事,因为老师可能喜欢那种安静或带女孩子气的小朋友,你有自己的性格,不用为此而去改变什么,而是要多想与班里的小朋友们相处得好不好,小朋友喜不喜欢你,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在班里要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一起学习,一起玩,而不能只顾自己,要学会互相帮助和合作,你什么都做得很好,同学们都喜欢你了,老师是会看到的,那时你就不会想老师是不是喜欢自己了。
家长五(母亲):让孩子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儿子已经五岁了,正在上早教园中班,如果连这种事情都成问题,那孩子长大了怎么面对这个富有竞争的社会?我不会帮孩子出什么主意,我会告诉孩子,早教园是不能不去的,除非你愿意一个人自己在家,我们都要上班,不可能陪你玩和教你认字唱歌等等,所以孩子还是会去早教园的,可能一段时间里孩子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没有益处,让孩子从小就受到一点挫折感的体验,没有什么不好,孩子是会长大的,慢慢他会想通这类事情的,从中可以得到一些人生经验的积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当然,既然有了这个问题,父母还是要经常过问孩子在早教园的事情,同时也要与老师多联系,掌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便于家庭教育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
孩子不想上早教园或不喜欢早教园老师,是有其心理原因的。
其一,早教园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亲人(尤其是妈妈),需要时时刻刻感受亲情的存在,而且对母亲的依恋较紧密,去早教园即意味着与妈妈的分离,而因此产生分离焦虑:怕妈妈不要我了。同时还会有“爱的丧失焦虑”:怕妈妈不爱我了。而这种依恋有时候更可能是母亲本身的需要。有的父母总是把内心的焦虑投射给孩子,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无意识地强化了孩子的依恋行为,有可能是母亲对孩子依恋情况的过度关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对亲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问题只是母亲的“症状”之一。
其二,如果孩子突然间不喜欢老师或不想上早教园了,我们要想到的是家庭中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例如:父母吵架等等。因为孩子天生就是家庭的保卫者,家庭关系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第三,现代家庭中,家庭教养方式很重要,如果孩子在家被过分溺爱,父母长辈均以他为中心,那么孩子则无法学会与他人,特别是与同龄孩子的相处,也无法建立与他人的边界。去到早教园,老师要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不能象父母一样只照顾呵护他一个人。这样,孩子会感到很不习惯。
相关阅读:
一开学就产生厌学情绪怎么办?
信阳市各类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富阳市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家庭的不良进食行为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西木:儿童营养缺乏会得哪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