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在宝宝三餐饮食后,还希望为他添加一些营养补充品,期望孩子长得更健康、强壮。市售婴幼儿维他命可分为滴剂、粉末和锭剂三种,家长可依孩子年龄需要添加,但有任何问题最好先请教营养师和小儿科医师,以确定有无补充需要。
许多父母亲在给予宝宝副食品或营养品时,总是希望所用产品是最好、最完整的,因此,近年来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婴幼儿专用食品或营养品,不再只有各阶段的配方奶粉或是婴儿米、麦粉而已,有越来越多的营养补充品,可让家长们依照自己的需求来补充选购。
维他命的功效
市面上营养补充品琳琅满目,但这些产品真的是宝宝需要的吗?如果是,要如何补充才真正适合宝宝?添加的方式及剂量又应如何拿捏?在一连串的疑问中,都显示了家长们求好心切,却又有点无所适从的疑惑。
在我们讨论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维他命?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除了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等三大营养素外,还供应了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的特性有:
1.不能在体内合成,需由食物中摄取而得。
2.为一种有机物质。
3.体内需要量少,但是对人体之健康维持及机能运作所必须的。
4.其主要功能为在体内可作为辅酶,以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
5.不能产生热能,亦非制造身体组织的材料。
而人类对于这些维生素的需求量非常微小,但若是缺乏时却会引发疾病,例如缺乏维
生素a时会出现干眼症或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时会出现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群时会引发舌炎、贫血或神经失调等症状,而严重缺乏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维生素可能摄取不足的情形
婴儿自出生后,其主要营养与食物来源,皆以母乳或是婴儿配方奶粉为主。到了四到六个月大时,体重已达到出生体重的两倍(约六至七公斤),每天的总奶量约有1000cc左右。但若是吸吮时间偏短,可能还无法达到这么多的量。另外,婴儿在出生六个月后开始长牙,而消化道功能亦逐渐增强,能开始适应其他食物,此时母乳或配方奶这些单一的食物,其无论是在供应量或是营养成分上,已无法满足急速成长的幼儿所需,副食品的介入及供应已是不可或缺。
也因为我们无法确实的掌控幼儿各种营养素的真正摄取量,在食物中含量本来就比较微量的维生素,若是没有多加注意,就有可能会有缺乏的疑虑。像是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故新生儿在出生后,会马上注射一剂维生素k做为补充,以有效预防凝血病变。而部分早产儿配方奶粉,因为含有较高量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容易造成溶血性贫血,若添加维生素e后可有效改善。
而全素食妈妈所分泌的乳汁中所含的维生素b12,大约只有一般饮食妈妈的1/4~1/3的量,若维生素b12长期严重缺乏,会造成贫血及神经退化。另外某些特殊疾病如:吸收不良、慢性胆汁郁积、胆道闭锁、支气管及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也都可能需要额外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依年龄选择剂型
目前市售的婴幼儿维他命大致可分为滴剂、粉末及锭剂三种,其中因制造厂商的设计考量不同,使得各项产品营养素及其含量差异极大;其中所含的营养素有的只有单纯的维生素,有的会另外添加矿物质、胺基酸、蔗糖,或是其他非必须营养素等。一般而言,滴剂的每滴剂量大约为一个锭剂剂量的一半,而粉末状的单次食用量差异会较大。
补充剂在食用时建议依年龄不同选择适合的剂型,像是二岁前尽量选用滴剂或粉末产品;而锭剂体积若是太大必须压碎时,请在要食用前再略为压碎,以减少氧化作用的破坏,每次的添加量或每日的添加次数,应参考产品说明书或是外包装上的详细叙述。选购时应注意是否为信誉厂商制造、包装是否完整或有无瑕疵,仔细阅读成份、含量及日期标示、适用年龄等相关资讯。
特别要强调的是:“不是添加种类最多或是含量最高就是最好的”,多余的营养素对于肝脏、肾脏都会造成代谢上的负担,亦曾经有报导指出,如摄取过量的维他命a和叶酸,容易超出身体能负荷的摄取上限,造成婴幼儿中毒的案例,类似这样的报导也陆陆续续有发生。因此对于幼儿的添加更应小心谨慎,如果有添加上的问题,最好请教小儿医师或是专业营养师,以确定有无补充的需要。
相关阅读:
宝宝冬天不能吃什么?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健康减肥方法有哪些 这些方法你试过了吗
怕宝宝冬天生病? 饮食注意6要点可预防
宝宝独特的生理特点?冬季进补禁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