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常用胖瘦作为衡量婴儿发育好坏的标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我们必须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分辨出正常和异常,才能更好地护理。
正常的新生儿,应在母亲子宫内发育37~42周,过多地超前和移迟对胎儿都是不利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头较大,占身长的1/4,头顶囟门开放而平坦,可看见表面有规则的跳动。健康的新生儿哭声响亮,吮吸能力强,睡眠时间也长。
出生24小时内,新生儿就有大小便了。开始3~4天的大便颜色为黑绿、粘稠、发亮,称为胎粪。如果36小时内无胎粪或排便很少,同时有腹胀或呕吐现象,有肠道畸形的可能,应引起重视,及时请医生检查。
由于新生儿体内胎粪的排出,加上产妇最初几天多睡少吃母乳分泌不足,婴儿体重会略有下降,10天后可恢复到出生时水平。最初三个月以内的婴儿,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天可增加25~30克,满月时能增加500~750克。如果体重不按常规增加,甚至出现下降,除患病外大都是由护理不当或营养不足引起。
身长是反映骨骼发育的一个指标,出生时婴儿约为46~50厘米长。头三个月增加最快,平均每月增加3厘米影响身长的有疾病、喂养、遗传和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头和胸围大小,能反映脑和胸的发育状况,正常新生儿头围是33~34厘米,3个月内能增加5~6厘米。胸围一般比头围小1~2厘米。
从生理特点来看,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如穿着过暖,由于皮肤蒸发性散热增加,血液变浓,也会引起39℃的高热。对于这种生理性高热,只要适当松开衣被,并喂给一定水分后,24小时内体温大都能降至正常。新生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也差,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一定要采取保温措施,否则新生儿体温降到35℃以下,就会不吃不哭,甚至得硬皮病。皮肤表层薄而嫩,并布有丰富血管,是新生儿肌肤的特点。由于皮肤容易受损伤,全身都有可能成为感染的门户,因此,护理人员动作需轻柔,指甲要清洁平整。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从母体内带来的免疫球蛋白尚未消失,对某些传染病有免疫力,但新生儿对腹泻、肺炎、败血症等病没有抵抗力。母乳中含有大量抗体和免疫细胞,能提高小儿免疫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所以要提倡母乳喂养。
相关阅读:
宝宝冬天不能吃什么?
坐月子可以吃什么水果
健康减肥方法有哪些 这些方法你试过了吗
怕宝宝冬天生病? 饮食注意6要点可预防
宝宝独特的生理特点?冬季进补禁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