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常见于哪些血型?
人类血型系统有40多种,但以ABO和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为多见,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极为少见。
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是什么?
主要有同族免疫性,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乏及感染等。其中,以同族免疫性溶血(ABO,Rh血型不合)最重要,而我国南方地区因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并不少见。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有哪些症状?
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轻者,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无异,1~2天后逐渐出现黄疸和贫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这种病例甚易误诊为主生理性黄疸。重者,因胎儿红细胞大量破坏出现贫血、全身水肿、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致成死胎、流产或早产。如幸免于死,以后可遗留智力迟钝运动障碍及听觉丧失等后遗症。
新生儿溶血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可作血液生化检查、血型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查、羊水检查胆红素含量、影像检查等。
新生儿溶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1、注射抗DIgG免疫球蛋白,遇Rh阴性未免疫妇女第一胎娩出Rh阳性新生儿72小时内一次肌注300μg,在羊膜腔穿刺或流产后也需注射。它对抑制Rh免疫反应的效果甚佳。
2、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减少本病发生率。
3、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只需补充葡萄糖不作特殊处理即能很快痊愈。病重的,生后及时治疗,也能很快好转,成长后与正常儿无异样。早期胆红素脑病换血后仍有痊愈可能,晚期者常有后遗症,全身水肿者,虽经积极治疗,成功机会也少。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