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

  名称来由:

  随着中国新生儿免疫学的进步,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认为新生儿溶血病罕见的看法。大型妇婴保健院和儿科新生儿病房几乎每月甚至每周会检出本病,过去未认识本病病因时,曾称其为“胎儿全身性水肿”、“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新生儿重症黄疸”、“新生儿溶血症”等。现在明确了解其发病机理而不是症状,故已统一命名为“新生儿溶血病”。

  疾病别名:胎儿全身性水肿,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新生儿重症黄疸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血液科,儿科

  症状体征:水肿 心力衰竭 晕厥 食欲异常 胸腔积液 肝肿大 脾肿大 黄疸

  疾病名称

  新生儿溶血病 (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 是由于孕妇与胎儿血型不符,母体的抗体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反应而引起的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

  疾病介绍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rh血型和abo血型不符都能引起这种疾病,但前者引起的比较严重,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的最重疾病,目前已发现26个血型系统,160种血型抗原,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较少,但rh溶血临床表现比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重。mn溶血最为罕见。例如:上海1959~1977年18年内共检测835例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1例(0.1%)。

  发病机理

  一、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胎儿红细胞具有从父亲遗传而来,而又为母亲红细胞所缺乏的抗原,此种红细胞血型抗原在胎儿时期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种血型抗体中的igg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抗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破坏胎儿红细胞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二、 rh新生儿溶血病因孕妇和胎儿的rh血型不符而引起的疾病。若孕妇为rh-,胎儿为rh+(有d抗原),当孕妇第一胎分娩胎盘剥离时,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会刺激母体产生抗d抗体(igg)。抗d抗体在母体怀第二胎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引起胎儿发生溶血病。

  三、abo新生儿溶血病因孕妇与胎儿abo血型不符而引起的疾病。多见于o型孕妇,尤其多见于o型孕妇和a型胎儿。由于天然的抗a 或抗b抗体(igm)的分子大,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而母亲为o型者比a型或b型人更容易产生抗a或抗b的igg抗体,igg抗体则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发生溶血病。

  四、a或b抗原也与部分抗a或抗b抗体发生作用,而且抗a的量高于抗b。但这类病例不多,病情也比较轻,加以胎儿血管内皮和组织细胞上有血型抗原,可部分吸收对应抗体,以减少抗体对红细胞的破坏。abo血型的“天然”抗体主要是igm类,但也有igg类,后者有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

  临床症状

  本病因其溶血的严重程度不同差异很大。

  1、胎儿水肿:由严重溶血所致,少数可致死胎,存活儿可全身水肿,皮肤苍白,胸腹腔积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现,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呼吸困难等,此常发生在严重的rh溶血病儿,abo溶血发生较少。

  2、黄疸:最常见,多于出生后24小时出现,尤以rh溶血出现早,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迅速加重。

  3、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时内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数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6周出现后期贫血。

  4、肝脾肿大: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以rh溶血较常见。

  5、全身表现:溶血重者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

  诊 断一、产前诊断:对既往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及曾分娩重度黄疸儿的孕妇均应进行产前检查。1、血型及血型抗体测定:先查孕妇,再查丈夫血型,如夫妻rh血型不合成或有可能引起abo溶血可能的abo血型不合时,则应检测孕妇血型抗体,必要时再做特殊性抗体。如连续检查发现效价明显上升,提示胎儿常受累,如妊娠后期效价明显下降,提示胎儿已有严重溶血。2、羊水检查:测定羊水胆红素水平,估计胎儿溶血程度。3、b型超声检查:了解胎儿有无水肿。二、出生后诊断:1、新生儿溶血检查:外围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其中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2、新生儿血型及血型抗体检查:a、新生儿血型检查;b、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查;c、新生儿红细胞致敏检查。3、检查母亲血中有无抗体存在:具有参考价值。 辅助检验: 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每日超过85μmol/l(5mg/dl);rh溶血早期常每小时超过8.5μmol/l(0.5mg/d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12mg/dl),未成熟儿>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过高,超过26~34μmol/l(1.5~2.0mg/dl)。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显着增加,涂片中见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时,因连同有核红细胞一起算进而可大为增高。这些血象变化也随溶血轻重而异。

  2.血型检查:在母婴rh血型不合时用马血清来鉴定abo血型会出现错定abo血型的可能。因马在人红细胞表面抗原刺激下,当产生抗a(b)抗体的同时,也产生抗igg类抗体,故发现有不可解释的疑问时应想到本病可能而改用人血清来鉴定abo血型。

  3.特异性抗体检查:有免疫抗体。血甭黄疸指数增加,胆红素增高,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同,结果可相差3倍以上。尿、粪中尿胆原排出增加。在胆道被胆栓阻塞时、大便可呈灰白,尿内查见胆红素。abo溶血病时红细胞乙酰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可能降低,这些都能促成出血症状。重症者可用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少数发生dic。

  4.血清胆红素 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溶血病患儿生后黄疸逐渐加深,胆红素水平呈动态变化,需每天随访2~3次。[1]

  治 疗

  原则是纠正贫血,防治心力衰竭,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一、光照方法: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排除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时婴儿用黑布遮眼,除尿布外,全身皮肤裸露持续光照1~2天,少数可延长3~4天,可获得满意疗效。

  二、换血疗法:

  目的:1、换出新生儿体内致敏的红细胞及抗体,阻止溶血进一步发展;

  2、换出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3、纠正贫血,防止心衰发生;

  4、如果rh-孕妇过去输入过rh+血,第一胎也可能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给分娩72小时内的rh-初产妇注射抗rh(抗d)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其在第二胎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也可用换血疗法治疗。

  三、其他疗法:补充白蛋白、纠正酸中毒可减少血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四、纠正贫血,如贫血严重需输血治疗时,开始应少量输血,确信输血后未加重溶血,方可继续按需要量输入。

  预防

  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母亲o型、父亲ab型婴儿最易发病

  据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很容易发生溶血病。

  虽然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但是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渗入母体循环,由此导致了抗体产生,母亲的血液也会有少部分血液进入胎儿体内。母亲一般不会受到溶血的影响,而这两种不同的血液在孩子身体里则可能“打架”,从而引起溶血病。当然,也不是所有母婴血型不合的孩子体内都会出现“打架”现象,因为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婴儿体内的来自母亲的带有抗体的血液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代谢耗尽,孩子很快会恢复正常。

  所以,o型血的准妈妈照样能够怀孕生孩子。不过,一些较为严重的溶血病可能会导致流产或者死胎,如果有些年轻夫妇遇到莫名其妙的反复流产或死胎时,就需要考虑是否有溶血的原因在里头。

  另外一种溶血病发生在母婴rh血型不合,汉族人群中发生该病的几率比较小。

  把好产前和产后两道关

  如果准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准妈妈是o型血,且有过流产史或者输血史的话,就要当心新生宝宝有无贫血以及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不要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黄疸、贫血混淆,以免耽误治疗。

  如果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准妈妈在怀孕前就要做一个“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查一查血液里抗体的情况。要是抗体的“活性”不高,准爸妈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体的“活性”很高,则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来降低,现在杭州不少医院都有相应的中药治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亲抗体的“杀伤力”。

  如果已经怀上宝宝,准妈妈们要记得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一般在四周左右一次,密切注意宝宝有否发生溶血可能。如有异常可以在孕期治疗,效果也不错。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第一次怀孕时基本上没事,但如果有过流产或生过孩子等现象,一定要查准妈妈体内rh抗体。若抗体阳性的“活性”很强,就不应该怀孕,否则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