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我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对它不甚了解,尤其是还未当过父母的人。我也是这样。其实以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只是一年前我的小姨刚好生了小孩,而且很不幸的得了新生儿黄疸。但是全家人都快急疯了,不知道如何应对。后来还是在医生的治疗下才使婴儿好起来。为防止这种事情在发生,我特地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
症状体征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体征
(一)病史
1,黄疸出现时间 24小时内出现共同疸者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其次再考虑cmv等先天性感染;2~3天者以生理性黄疸最常见,abo溶血症亦应除外;4~7天者以败血症,母乳性黄疸较多见;7天后呈现黄疸者则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均属可能。
2,黄疸发展迅速 新生儿溶血症最最快,其次最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及胆道闭锁发展较慢而持久。
3,粪便及尿的颜色 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
4,家族史 家族有蚕豆病患者应考虑是否g6pd缺陷病;父母有肝炎者应除外肝炎。
5,妊娠史,生产史(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提示产时感染),临产前母亲用药史等。
(二)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疾病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粪便有明显色素应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和败血症:1.如有感染中毒表现,应进行血,尿培养,2.如有溶血表现(网织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2~10/100白细胞),应检查母婴abo及rh血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即为rh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患儿抗体释放试验呈阳性,上述试验阴性者或出生3,4天后始发病者应除外g6pd缺陷。
新生儿溶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持续一个月或更长,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贫血,肝脾大,母婴血型不合,严重者并发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3~4天或更晚,持续1-2周,或更长,早期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晚期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晚期并肝细胞性,感染中毒症状
母乳性黄疸: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
生理性黄疸: 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3天,约持续1周,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及肝细胞性,无临床症状。
g - 6 -pd 缺乏: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2-4天,12周或更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溶血性贫血,常有发病诱因。
新生儿肝炎: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数日~数周,持续4周或更长,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阻塞性及肝细胞性,黄疸和大便颜色有动态变化,gpt升高,激素可退黄。
粪便几无胆色素,尿色深,尿胆红素阳性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火和胆道闭锁,因前者常造成较久的基本完全性肝内梗阻,两者的鉴别较困难,以下检查可供参考。
检查
1,血清胆红素多次测定 逐渐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若有波动或不规则地下降提示肝炎。
2,血清转氨酶 早期明显增高考是提示肝炎。
3,其他实验室检查 血清5′-核苷酸酶明显增高提示胆道闭锁;血清甲胎蛋白>40mg/l提示肝炎;十二指肠引流液含有胆汁或胆酸可降外胆道闭锁;脂蛋白-x(lp-x)阳性者提示胆道闭锁。
4,静注131i玫瑰红37~148mbq(1~4μci),收集3天粪便(不能混有尿液)测每分钟计数,如>10%的注入量即可排除胆道闭锁。
5,核素肝,胆扫描 静注99m锝标记的亚氨二醋酸(ida)衍化物后扫描,肝炎患儿的肝脏显影缓慢而肠道出现放射性浓集,胆道闭锁患儿肝显影出现快,肠道不出现显影。
6,b超 可发现总胆道管囊肿,如无胆囊提示胆道闭锁。
7,肝活检 肝结构基本正常,胆小管大量增生提示胆道闭锁;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坏死,多核巨细胞易见到提示肝炎。
8,剖腹探查 争取在2个月内施行,如无胆囊宜进一步探查;如有胆囊,应进行胆囊造影,如异常则作肝门空肠吻合术(越早施行效果越好,最迟不超过3个月)。
相信大家阅读过这篇文章之后对于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就不是那么一知半解了,至少可以知道这种疾病是怎么发病的,该怎么样去预防和治疗。这样就会给不幸得了这种疾病的小婴儿一个生存的机会,这是多么重要啊。不过在知道得了这种病后千万不要慌张,要冷静下来采取抢救措施,或者立刻送去医院就诊。希望大家合家幸福。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