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元凶为腺病毒14型变异株
腺病毒是常见的感冒病毒,目前已知的腺病毒,有51种,最近在美国蔓延的这一种,是新发现的14型腺病毒的变异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文波研究员日前介绍,腺病毒并不是新病毒,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腺病毒分a、b、c、d、e、f共6个属,可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和粪—口途径等传播。目前,已确定的可以感染人类的血清型有51个,其中约1/3引起人类疾病,腺病毒可感染呼吸道、胃肠道、尿道、膀胱、眼和肝脏等。
美国此次由腺病毒14型变异株在纽约、奥勒冈、华盛顿和得克萨斯等4个州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暴发,涉及各个年龄组人群,其中不乏青壮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报告称,近期出现于美国的腺病毒14型与1955年原型株病毒相比基因有变异,毒力已经增强,但其将来传播流行的范围和后果尚无法预测。目前,抗病毒药物对于腺病毒都没有明确疗效,已有的腺病毒疫苗仅限于腺病毒4型、7型。科学家们现正在寻找对抗腺病毒14型变异株的药物或疫苗。
腺病毒部分型别国内分布广泛
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流行常在冬春季发生,无地区性、无年龄差别。虽然14型腺病毒早已确定,但美国近期正在流行的腺病毒14型是它的一个新变种。所以中国人没有相应抗体,因此类似于sars,所有人都是易感者,一旦接触传染源(病人)就很容易染病。
许文波指出,我国目前尚未发现腺病毒14型或14型变异株,但腺病毒其他部分血清型别在国内已经传播流行多年,需要予以特别关注。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角膜结膜炎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尤其是学校和托幼机构、部队、医院等。近年国内部分地区腺病毒存在着局部流行,仍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许文波说,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没有建立腺病毒感染常规监测点。大多数肺炎或呼吸道系统病例没有进行实验室诊断,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本底不清。现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各地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病例暴发或重症肺炎的病原大多为腺病毒3型、7型和11型。
我国亟待建设监测“雷达”
从2000年开始,美国在14个州建立了腺病毒监测系统,目前共建了15个敏感的腺病毒监测点。通过这一监测系统,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6年~2007年及时发现了腺病毒14型变异株的流行。
许文波强调,近期美国发生的腺病毒14型变异株,具有导致健康年轻人患上重症肺炎的能力,并在医院内发生过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这是非比寻常的。我国应密切监测这一变异株的传播和流行动向,严防腺病毒14型变异株输入我国。同时,我国也应加强腺病毒其他血清型的监测,建立起针对各型别腺病毒的监测哨点。
据悉,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的腺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或实验室诊断标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参考国际有关资料,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标准,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具备了腺病毒分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能力,并及时诊断了数起由腺病毒3型、7型和11型引起的疫情暴发和数十例散发病例。但就全国而言,技术力量还很薄弱,能够开展相关诊断的实验室为数寥寥。
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现在,变种腺病毒虽然只存在于美国,但在航空业十分发达的今天,飞机十几个小时就可将病毒从美国带入中国。如果机舱内有病人,同乘一架飞机的其他人最危险。因为病毒在室温下能保持24小时的传染性,通过呼吸咳嗽,病毒就可随气溶胶从病人体内传给他人。因此从美国回国的人如发现同机有咳嗽者,最好戴上口罩。因为该病毒还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染,所以吃饭前一定要彻底洗手。同时提醒一下检疫部门,要加强对来自美国的疑似者的检疫,以免病毒进入中国。
腺病毒不耐热,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灭活, 56℃30分钟可将病毒灭活。在36℃以下能存活7天。在室温之下、ph为6~10时,病毒还能保持活性24小时。病毒在污水及尘埃中可以存活。一般来说,腺病毒只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人。腺病毒预防措施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相似,主要是勤洗手,勤消毒,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呼吸道飞沫。医院要对患者使用过的检查器具和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腺病毒肺炎应注重预防。冬季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外出。少到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以防感染。一旦感染发病,要早隔离、早治疗。在腺病毒流行季节应少带患儿到大医院去或在大医院观察室输液,以防造成交叉感染。尤其是患上感、支气管炎的小儿应尽量在附近医院就诊。腺病毒肺炎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应隔离。在腺病毒流行季节,托幼机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回家隔离休息,以免造成传播流行。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