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反复出现发烧的时候家长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一些疾病在作怪,比如肺炎球菌性疾病。
专家介绍,肺炎球菌感染所致的肺炎不同年龄往往表现有别,青壮年、年长儿常引起大叶性肺炎,婴幼儿则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炎是危及5岁以下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90%肺炎球菌肺炎是社区获得性感染,而目前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接种疫苗。
案例一
3岁,因“反复发热2月余,再发热伴呕吐”入院,体温39℃,在当地医院治疗1个月后出院。之后患儿开始出现后颈部疼痛,呕吐并发热。再次入院检查示化脓性脑膜炎,头颅ct显示脑积水。经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均示有肺炎球菌生长,确诊为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入院第5天出现频繁抽搐,呼吸急促,病情逐渐恶化,于住院12天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
2岁6个月,因“发热4天,抽搐1天”入院,体温39.8℃,嗜睡,神志不清,皮肤黄染,肝脏增大,初步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入院后给予吸氧,药物抗感染,保肝、脱水等治疗。2小时后突然出现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绀,循环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扩容,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但病情不断恶化,于入院第二天抢救无效死亡。后经血培养显示为肺炎球菌感染。
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病致死率高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由肺炎球菌(又名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可引发呼吸衰竭、心肌受损等严重问题,甚至是死亡。
专家特别指出,肺炎球菌肺炎有25-30%病例存在脓毒症,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肺炎球菌脑膜炎近期可引发硬脑膜下腔积液及脑室管膜炎等并发症,远期可导致瘫痪、癫痫、耳聋、发育迟缓,其病死率、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发生率高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
目前,在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70万-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各种肺炎球菌疾病,仅肺炎球菌性肺炎在亚太地区每小时就造成约有49名儿童死亡。“虽然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球菌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肺炎球菌疾病对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加,使得这类疾病治疗难度增大,治疗周期延长,不仅给婴幼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对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也不容低估。”张琪主任介绍道。
2岁以下婴幼儿 肺炎球菌病最易感
一般来说,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约20-40%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有肺炎球菌,它可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散布在空气中的飞沫微粒进行传播。一旦孩子抵抗力下降或存在基础疾病,肺炎球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相关感染。
专家特别强调指出,初生至两岁间的宝宝因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力低,特别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感染,是肺炎球菌疾病的重灾区。
肺炎球菌性疾病在初期通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咳嗽、呕吐、耳痛等,很难识别,容易误诊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延误治疗,引发了菌血症、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就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治愈后往往也会造成很多后遗症。
预防接种是阻断肺炎球菌病最佳方法
专家介绍说,要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发作,就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肺炎球菌通过飞沫或接触进行传播,室内空气不流通、经常开空调、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可能成为该病菌滋生的场所。
因此,2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尽量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尤其是在疾病高发的冬季和春季。另外,从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回家后要及时洗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也是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有效方法。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医学界专家都认为,及早进行预防接种,使儿童获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对抗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此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全球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应优先考虑把儿童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接种计划,使全世界的儿童免受肺炎球菌的侵扰。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