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根据胰岛素的种类及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效普通胰岛素(ri)、中效珠蛋白胰岛素(nph)和长效鱼精蛋白胰岛素(pzl)。

  1.剂 量

  新患儿开始治疗时可用ri 0.5~1.0iu/(kg·d);年龄<3岁者用0.251u/(kg·d),总量分3~4次注射。每次于进餐前20~30min皮下注射。参考残余β细胞功能,如空腹c肽过低者及病程较长者,早餐前用量偏大,中、晚餐前用量可相等。

  混合胰岛素(ri/nph)治疗:每日可注射2次,早餐前注射量占总量的2/3,晚餐前占1/3,一般ri与nph之比不大于1:3,残余β细胞功能较好者可用30:70,一般用50:50者效果好。先抽取短效胰岛素,再抽取中效胰岛素。用混合胰岛素治疗者,若午餐前血糖经常≥11.2mmol/l,可在午餐前加用小量ri(2~4iu欲)。

  短效与长效胰岛素(ri/pzl)混合治疗:儿科应用较少,一般用于病程较长、使用胰岛素剂量较多及需要长效胰岛素提供胰岛素基础量的患儿,可以在ri一日注射3~4次的基础上,在早餐前或晚餐前的则中加入pzi混合注射;二者的比例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需ri:pzi≥4:10。

  2.剂量调整

  根据血糖(有条件的单位可测定早晨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及睡前的全血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按需调整胰岛素剂量。

  ri的调整早餐前用量:参照第一段尿及午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午餐前用量:参照第二段尿及晚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晚餐前用量:参照第三段尿和睡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睡前用量:参照第四段尿及次日早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

  短、中效胰岛素混合治疗的调整:早餐前ri及晚餐前ri调整:同上述ri的调整方法,早餐前nph根据第二段尿及晚餐前次尿尿糖调整。晚餐前nph根据第四段尿及次日早餐前次尿尿糖调整。

  3.注射部位

  双上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腹壁等部位为宜。应按顺序成排轮换注射,每针每行间距均为2cm。以防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发生局部皮下组织的纤维化或萎缩。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