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

  病态性高渗的治疗:

  输入电解质和液体的目的是了为促使病人从休克中苏醒,并使内脏有适当的液体灌注。

  逐渐恢复血浆渗透压正常同时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或加重。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需心的监测动脉血压,硬脑外压力和尿量以及分析其间的相互影响。适量的补液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如果治疗引起颅压增高时,需采取过度呼吸,巴比妥药物(barbiturate coma)和抬高头位等降低颅内压。

  治疗病态性高渗一致认为应用等渗液或高渗液稀释血糖浓度,不用低渗液,因低渗液使血浆渗透压发生低渗时可产生严重的脑水肿。输入液体的渗透压应只比病人血浆渗透压低40mmol/l,如病人血浆渗透压为370mmol/l,输入液体的渗透压应为330mmol/l,这种液体用生理盐水加氯化钾20~40mmol/l,溶液加少量5%nahco4配制,但应防止发生硷中毒,无酸中毒时不该用nahco3。输液的量应满足适量灌注的需要,防止低灌注造成的不良后果,但输液量也不应过多,防止脑水肿发展成不可逆的。近来的研究认为补足丢失和维持体液以24小时总量<4l/m2体表面积,建议用48~72小时补足液量比24小时内补足者效果好。

  时胰岛素的应用  mh时需降低压糖但速度不能过快,使血中葡萄糖随胰岛素的注入大量迅速的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这将改变肿胀压力梯度(oncotic pressure gradients)。渗透压降低的作用主要在细胞外液间隙,低渗时将引起细胞吸收水分,导致中中枢神经系统水肿。由于儿童发生mh时常是胰岛素依赖性的,必须用胰岛素,但是用量一定要小,每小时可给0.05u/kg,4岁以下的用每小时0.02u/kg;如果用此量血糖速度下降仍较快时,还可以减少胰岛素量。有的人甚至主张迟些时才给胰岛素以减少发生脑水肿的危险。当血糖因用胰岛素猛烈下降至<250mgdl时则会发生脑水肿。血糖逐渐缓慢下降后用胰岛素适量以维持此水平,则发生脑水肿的可能性较小。非酮症性高渗时是否用胰岛素有争论,而酮症性高渗状态一致同意用剂量胰岛素治疗。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