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掌握口语表达的重要阶段。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正确发音幼儿有些语音发得不准 如“奶奶”说成“来来”,“热”说成“乐”“岁”说成“睡”等。这是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或受方言影响所致,成人千万不要取笑和模仿,应随时给予纠正。
2.丰富词汇 教幼儿学说衣着、食物的名称,如“毛衣”、“饼干”;学招呼人,如“妈妈”、“爸爸”、“阿姨”、“爷爷”;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学说自然现象,如“春天”、“下雨”;学形容景象,如“蓝蓝的天”。反复巩固已学过的词汇,不断增添新的词汇,词汇丰富了,口语表达能力才有了基础。
3.教短句 句子是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由词构成的。先教幼儿说短句,才能进一步练习说连贯性语言。
4.鼓励幼儿学讲连贯性语言5~6岁幼儿词汇已相当丰富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连接词、数量词等,还掌握了不少短句。应鼓励幼儿把各种词串起来,连贯地用口语描述某一事物或情景,如:“冬天到了,天气很冷,我跟妈妈上街,穿了大衣,戴了帽子和手套”。
以上四方面,父母可根据幼儿实际反映结合练习,有所侧重,不可偏废。
发展幼儿口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1.模仿父母的语言幼儿学口语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孩子主要是模仿他们的语言。父母必须注意正确地、文明地使用祖国语言,学讲普通话,为幼儿做出榜样,并有意识地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发音,注意语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在游戏中练习口语幼儿最喜欢玩游戏 游戏中的问答和自言自语,就是练习口语的好机会。孩子所熟悉或理解的事,都会自然丽然地在游戏中通过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 观察在日常生活中 可供幼儿观察的内容很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可在观察中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
4.生活中交谈 自由地、亲切地与幼儿交谈,是发展幼儿口语能力的一种好形式。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年龄,从简单到复杂与幼儿进行交谈,并作恰当评定,按幼儿发展情况进行引导。
5.通过故事、儿歌等文艺作品 幼儿在家应有自己爱听的故事、童话、寓言和传说。父母讲时语句要优美动听,内容要丰富多彩。对孩子爱听的故事,大人可多讲几遍,让孩子记熟、复述。儿歌,短小精悍,文字规范,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易于上口,便于记忆,幼儿能较快地学会,念唱时感情充沛。其他如绕口令、诗、谜语等,感染力也很强。这些文艺作品,能大大丰富幼儿的想象与思维力,经常练习,口齿变得伶俐,语言善于表达。
6.通过图片、画册、玩具、木偶等艺术作品 形象的、鲜艳逼真的实物对幼儿吸引力很大,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能得到好的效果。幼儿会看图说话,背木偶戏的台词,两个幼儿在一起,边玩边交谈,在欢乐中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