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

  【病例】

  抽搐难愈 惊厥不停

  强强3岁2个月。因“咳嗽2天、发热1天,抽搐4次”入院。2天前患儿开始咳嗽,次日体温达39℃,半天内抽搐4次,表现为全身抽搐,持续1~2分钟,缓解后神志不清,遂来我院急诊。查血微量生化示低钠129 mmol/l,血糖及血常规正常,以“抽搐待查”收入院。

  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8 kg,新生儿期体健。母乳喂养,运动发育迟缓,平素易感冒。2岁6个月时曾因“发热、抽搐4次”住院,体温37.5℃~38.5℃。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精神运动发育迟滞”。2岁7个月因“发热、抽搐”第二次入院,体温38.5℃~39℃。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高热惊厥,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低钠血症待查”。患儿两次均为全身抽搐。头颅mri及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两次住院脑脊液生化、常规、培养均正常;血及脑脊液病毒抗体阴性。左旋肉碱正常。血氨、cd及ig系列正常。两次住院均有低血钠,分别为125 mmol/l和128 mmol/l。多次测血气、血糖正常,血尿酸正常。家长拒绝做尿筛查、肌电图。家族中无类似病人,否认遗传病史,按计划接种疫苗。否认传染病接触史及过敏史。

  入院查体

  t 38.6℃,bp 115/85 mmhg,体重17 kg,意识不清。双眼睑充血,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咽充血,双肺呼吸音对称,可闻及痰鸣音,心音稍钝,律齐,肝肋下1.5 cm, 质中,脾未及。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医生解析】

  一、小儿高热惊厥有何特点?

  任何颅外感染所致的突发高热,均可引起小儿惊厥,故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祖国医学认为幼儿系“纯阳之体,患受诸邪,生热甚速,热极生风”。

  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患儿一般体质较好(纯阳之体),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生热甚速,热极生风),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惊厥一般呈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但自此以后,30%~50%的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出现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在同一疾病过程中,很少发作两次以上。若高热不退,反复惊厥或持续惊厥不止,应注意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系统的严重疾病。

  二、高热惊厥容易复发吗?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这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的现象,大多由于过量的中枢神经性冲动引起,亦可由于末梢神经肌肉刺激阈的降低,如血中游离钙过低引起。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而高热惊厥又是引起小儿惊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具统计5岁以下小儿,2%~3%曾有过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

  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复发的预测主要是根据起病的年龄。初次发作在一岁以内的患儿复发率最高,大约1/2病例会复发。另如果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有癫痫家族史者,复发机会多。复发多发生在初次高热惊厥后的2年以内。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