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

  发烧是宝宝常见症状,是机体固有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是人体对入侵致病菌的一种反应,孩子发烧的样子也最令父母亲揪心。小儿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37.5℃-38℃为低烧,38℃-39℃为中等度发烧,39℃以上为高烧。

  长时间高烧才会伤脑细胞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应立即给吃退烧药,希望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下来。宝宝发烧,父母自然心疼,但是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能掉以轻心。未弄清病情前,快速把体温压下去,反而掩盖了病情,延误治疗。比如因炎症发烧,待消炎后,体温自然恢复正常,如果仅仅是服退烧药,即使暂时降了下来,不久还会回升。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到根本病因,对症治疗。除非是长时间高烧,或者是得了脑炎、脑膜炎,才会导致脑细胞受损,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不同退烧药不要随意并用选择退烧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在体温38.5℃以上才开始服用,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6小时以上,不能在短时间内频繁使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体温下降,即停药。

  小于3个月的婴儿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多喝开水,用温水毛巾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

  不同退烧药不要随意并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和布洛芬(美林等)临床安全性较高。非处方药中的解热镇痛药一般使用不能超过3天。

  滴剂浓度小、刺激性小,适合1岁之前的婴儿使用。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选用小饼干形状的水果味咀嚼片。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不建议使用。肌肉注射不良反应较多,除非体温过高,一般不主张使用。

  要高度重视原因不明的发烧发烧时间超过1周甚至更长,或者原因不明的发烧,一定要就医检查,以确认发烧是否因为结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引起。

  发热时新陈代谢增快,消耗大量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水分大量丢失。此时,小儿的体质虚弱,胃肠蠕动减慢,应尽量减少活动,保证足够休息。服用退烧药后,多喝白开水或果汁等热饮料有助于发汗。给予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家长也要对孩子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更换湿衣服及被褥。

  总之,孩子高烧,父母不必过度紧张,可采取上述辅助性的居家护理方法,先做降温处理。同时密切注意发病情况或并发症情形。一旦情况紧急,如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同时合并意识不清、严重呕吐、活动力很差甚至抽搐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诊。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