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治疗与护理
对于高热的患儿,要使其绝对静卧,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当体温超过39℃时应行头部降温。体温超过39.5℃时应行全身降温。具体做法如下:
(1)用毛巾浸泡凉水后拧干放在患儿头部。若能放上几块小冰块疗效更佳。
(2)还可用30%~50%酒精用小毛巾沾湿,擦小儿的四肢,在其手心、腋窝和大腿根部(腹股沟处)要多停留一会。因为这些部位血管丰富,便于散热。足部应注意保暖,忌擦后颈及前胸腹部。擦时水温控制在20℃左右,过凉会引起小儿不适。
(3)也可浸湿大毛巾包裹躯干部,包括腋下和腹股沟处。
(4)采用温水浴。水温比患儿体温低1℃。应用清水。盆浴时间要求较短,操作要敏捷,适用于温暖和炎热季节或者室温在22℃~24℃的任何季节,降温效果均令人满意。
(5)药物降温。常用方法:
①25%安乃近溶液滴鼻。此法简便有效,适用于5个月~1岁左右的婴儿,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1h以内即可降低体温;
②阿苯片(每片含阿司匹林0.1g和苯巴比妥0.01g)常用退热剂量按阿司匹林计算为每次5~10mg/kg,年龄小者应选择小剂量,体温上升可重复使用,间隔≤4h。退热不要求降低太快,一般从高热降至低热即可,以免发生多汗、肢体厥冷等虚脱现象,一般而言,使用物理降温方法较药物降温安全,副作用小,只要能够使体温降至38℃以下,就可避免惊厥的发生。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