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血压

  消暑篇

  气虚、痰湿型高血压 降温“悠着点”

  盛夏天气湿热,加上因空调造成的室内外高温差,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压“打摆子”的现象。王教授称,在这一特殊的季节,要稳定血压,最主要的对策就是避暑降温。“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应会科学使用空调:肝火型患者气温调低一些关系不大,但气虚型和痰湿型的患者就不能过分贪凉,建议室温保持在27~28℃就好,并尽量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缩小室内外温差。”

  另外,气虚型和痰湿型的患者给身体降温要尽量“悠着点”。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到屋里,不少人习惯一下子把空调开到十几二十度,先凉下来再慢慢往上调。王教授称这种做法容易使血管从原来的舒张状态一下子变成收缩状态,为血压升高埋下伏笔。同样,在空调房里逗留长时间后也不宜马上出门。因为外面就是“滚滚热浪”,血管会突然扩张。正确的做法是预先关空调、开窗门,让室内外温差缩小,给身体和血压的变化提供一个缓冲期,这样血压就不太容易“上蹿下跳”了。

  专家指出,夏天为防暑长期呆在空调房里的做法并不可取,在早晚气温相对不太高的时候,应多到外面走动,甚至还可适当通过游泳来消暑健身。

  运动篇

  肝火型高血压 夏季不宜动太多

  夏季白天的气温实在太高,但早、晚6时左右气温相对不高的时候,许多高血压患者又易出现血压峰值,此时显然不适宜运动,因此不少患者干脆放弃户外运动。王教授称,这种做法不太恰当。

  “其实患者无需刻意回避早晚的运动时间,而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运动前先测好血压,避开峰值半小时后,若血压已稳定下来,便可出门适当做些运动。”王教授建议:应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天气情况来决定自己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而开始运动时,速度和力度都不要太快太大,应给自己的身体和血压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运动频度一般控制在每周3次左右,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

  另外,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选择运动强度和运动类型也有不同的讲究:

  气虚型:以节奏较慢,强度较低的全身运动为主,如太极拳、木兰拳、匀速自行车运动、慢走等等,一些社区附设的拉伸、侧转等健身器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类患者往往可以通过缓慢的运动来提升和恢复身体里的正气,并因气血运行更加顺畅而使身体的阴阳趋向平衡。适当运动后一般血压反而会降低。

  痰湿型:这类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建议年轻的可适当多做点运动,而且运动的强度可以比气虚型患者更激烈些、运动时间也宜更长些,如进行慢跑、做些包括拉伸和跑跳的保健操等等。这类患者可通过身体锻炼来“助阳化湿”,一般在适当运动后血压变化不会太大,但身体会觉得更清爽。

  肝火型:这类患者阳气旺盛,一动血压就易升高,容易出现意外,反而不主张做太多运动。如果一定要运动,建议最好选择散步。激烈的跑跑跳跳或其他长时间的运动一定要避免,以免出现血压猛增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哪一类型体质的患者,运动的头天晚上一定要保证好睡眠,有心脏病的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最好先服药,运动时也尽量将药带在身上。

  饮食篇

  痰湿型高血压宜吃干燥食物

  炎热的夏天,人体一般都易出汗,排汗使体内盐分被带走,对于健康的普通人来说,夏天喝些盐茶或通过其他方式适当补充点盐分是个正确的选择。但对于高血压患者,夏天 “控盐”似乎已成了不成文的规定,理由是高盐会使血压升高,并影响药物的降压效果,因此不少建议认为高血压者每日应将膳食中的盐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钠折合成盐,并严格保证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但王清海教授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却认为,无需太过拘泥于形式,更不必给高血压患者每天定死5克盐的上限。

  “中医认为咸是五味之一,身体中五味要平衡,过咸固然对身体不好,过淡也一样,即使是高血压患者也不是吃得越淡越好。”王教授说:“如果身体里盐量大大低于需要,不但容易产生疲劳,同时还对血压的稳定很不利。”他建议患者不必墨守成规,可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做出适当调节:如果往常口味重,每天摄盐量在10克左右,那么适当控制到7克也可以;而一向口味清淡的人则不必刻意去限盐。

  另外,许多报道都建议高血压患者到夏天要多喝水,但王教授认为这种建议适合肝火型患者,痰湿型和气虚型患者却无需过多补水。相反,痰湿者多吃些偏干燥的东西,甚至适当来点煎炸的食物也不为过。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选择各种降压茶或汤饮,王教授提醒说:不同类型体质的患者切莫不分青红皂白“吃错药”,特别要注意各类“茶”的性质,分清是清火的还是去湿或助气升阳的。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