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清及pbmc诱生il-6、il-8及tnf的变化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6期第37卷 论著摘要
?作者:冯学斌 刘凤 裴连平 赵术胜 吴福玲
单位:256603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冯学斌、裴连平、赵术胜、吴福玲),病理生理教研室(刘凤)
过敏性紫癜(ap)是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作者检测了ap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1)对象:ap组急性期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12岁,平均6.2岁。轻型18例,重型(伴有胃肠道、肾脏等损害)12例;恢复期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5~12岁,平均6.4岁。2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9.5岁,平均6.5岁,无个人及家族过敏史。(2)方法:pbmc诱生细胞因子(ck):常规分离pbmc[浓度(1×106)/ml],加植物血凝素(pha,终浓度100 μg/ml),37℃、5%co2温箱培养48小时,收集上清液待测。血清及pbmc上清液il-6、il-8及tnf-α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第四军医大学提供试剂盒)。统计学处理:t检验。
结果:(1)ap不同病期血清ck水平(表1)。急性期三种ck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恢复期,尤以il-8、tnf-α增高为著;恢复期il-8及tnf-α仍高于对照组。(2)ap不同病期pbmc诱生ck水平(表2):急性期和恢复期pbmc产生的三种ck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恢复期il-8、tnf-α较急性期显著降低。(3)重型ap患儿血清il-8及tnf-α、pbmc诱生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患儿。
表1 两组血清ck水平比较(±s,μg/l)
组 别例数il-6il-8tnf-α
ap组
急性期30
0.38±0.10*△
1.36±0.71*△
1.35±0.80*△
恢复期210.22±0.050.20±0.22**0.38±0.16**
对照组280.22±0.090.37±0.130.23±0.07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p<0.05,△△p<0.01
表2 两组pbmc诱生ck水平比较(±s,μg/l)
组 别例数il-6il-8tnf-α
ap组
急性期30
0.214±0.075*
0.871±0.329*△
0.73±0.45*△△
恢复期210.190±0.018*0.497±0.227*0.46±0.15*
对照组280.016±0.0090.045±0.0240.23±0.1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p<0.05,△△p<0.01
讨论:本研究表明ap急性期血清及pbmc诱生il-6、il-8、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以il-8、tnf-α增高为著,随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上述三种ck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提示上述三种ck,尤其是il-8、tnf-α在ap免疫病理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已经证实,tnf-α、il-8在血管炎症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nf-α可通过刺激内皮细胞产生白细胞粘附分子、il-8等介质,il-8则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内钙浓度增高及受体等机制,趋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并使之进一步激活,导致血管损伤坏死、白细胞浸润、血浆漏出。tomoyo等报道tnf-α在川崎病急性期显著升高,认为tnf-α是川崎病血管损伤的主要因子。本组重型ap急性期血清tnf-α、il-8水平均较轻型显著增高,表明血清tnf-α、il-8浓度与血管损伤程度有明显关系,二者可能是引起ap血管损伤的重要因子。
(收稿:1998-03-31 修回:1998-07-08)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