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对策
尿感的定义尿感是指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按侵袭的部位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肾盂肾炎又称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但由于小儿时期感染局限在尿路某一部位者较少,且临床上又难以准确定位,故通常不加区别统称为尿感。
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是小儿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仅次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调查显示,宝宝发生尿感的几率并不低,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 12.5%。尿感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2 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尤其高,其中女孩发病约为男孩的3 ~ 4 倍,但新生儿或婴幼儿早期,男孩发病高于女孩。由于其在小儿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被家长与医生忽视和误诊。尽早发现、准确诊断、完整治疗、定期追踪,是处理宝宝尿感的原则。
四大因素让尿感对宝宝情有独钟生理因素宝宝身体尚未发育发熟,免疫力不健全,防御能力差,容易被病菌所侵扰。出生后缺乏母乳喂养的宝宝,尿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尿道感染的发病还与宝宝的体质相关,如膀胱排尿机能障碍,或习惯性憋尿并造成膀胱过度扩张而解尿不净等。
尿道因素幼小的宝宝需要经常用尿布或穿开裆裤,又不能控制排尿、排便,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尤其女婴尿道短,且尿道口离肛门近,为细菌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
畸型因素输尿管、膀胱、下尿道畸形等,增加了尿感的危险性。
据统计,高达37% 的尿感,由膀胱输尿管回流症引起。医生建议2 岁以下、有两次以上尿路感染史的宝宝,应做影像学(b 超或x 光)检查。
细菌因素的尿路感染为大肠杆菌所致,这种细菌的表面含有特殊的纤毛或鞭毛,不但能附着于泌尿道上皮细胞,且可以逆行到肾脏,造成感染;还有些细菌的包膜含有特殊的抗原,可抵抗白细胞的吞噬;有些则会释放特殊的物质,来强化感染能力。
相关阅读:
孩子发烧的正确护理方法 2岁男孩发烧身亡
午睡出汗怎么回事 小儿盗汗的原因
当小儿发烧感冒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