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儿科医生谈儿科夜间急诊

  我们常见的儿科夜间急诊,大多数可以分成几大类,一大类是发热;一大类是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还有一大类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比较少见的还有神经系统症状,比如惊厥等。

  有的症状我们可以先观察,有的症状我们必须立即就医!下面谈谈常见的夜间急诊,并告诉父母如何辨别情况的轻重缓急。

  夜间急诊发生率No.1——发热

  从医生的角度,绝大多数发热肯定是一个微生物感染机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如果是全身感染,病比较严重。如果是局部感染,如感冒、中耳炎,症状相对比较轻微,有一部分是自愈性的疾病,会慢慢好转。

  在我们工作中碰到的,大多数半夜发热看急诊的孩子,精神状态都很好,可以在家继续观察一下。

  父母要当心的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所谓严重的,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哭声、吃奶好不好,如果孩子一旦精神状态不好,哪怕是发热已经退下来,也一定要立刻就医!

  不同年龄发热造成严重疾病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就医策略也不一样。

  ●新生儿:

  新生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如果新生儿发生发热,要立刻就医。因为新生儿有妈妈的抗体在起保护作用,新生儿生病是比较少的。不过新生儿自身的抵抗力是很弱的,一旦出现发热,说明妈妈的抗体没有起到保护作用,而新生儿自己的抵抗力又非常差,所以新生儿发热一般来说是比较严重的,而且新生儿严重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因此,对于新生儿,只要有发热,超过38度以上,都要就医!而且医生也会比较重视,积极处理。还有要注意的,体温不升也不是好现象,尤其对于3个月内的孩子,如果出现精神状态不好,不吃不哭不动不闹,一量体温小于36度,好像没有发热,但这种情况疾病反而严重,要立即就医!

  ●2~6个月:

  6个月以内的孩子,处理也要相对积极一点。因为6个月以下孩子自身体抗力还是很有限,尤其是3个月内,对某些细菌的抵抗力特别差,细菌造成全身感染的可能性要比6个月以上的孩子相对来说要高一点。如果孩子出现发热了,热度不是很高,在38度左右时,我们可以先观察小朋友的精神情况,是否吃奶有力,吃得下,哭声响亮,脸色红润等,同时给他积极的物理降温,比如说冰宝贴,洗个温水澡。如果孩子发热超过39度,那需要立刻就医。

  ●6个月以上:

  6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热,如果精神反应都好的话,晚上不一定要就医,可以到12个小时之后来看白天的门诊更加合适,因为白天检查的手段也多,人也不会那么累。或者等孩子第二次发热发起来的时候,第一次发热,可以先用退热药(6个月以下先物理降温),并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有的小朋友发热发得高的时候人比较萎靡,如果烧退了,孩子的精神比较好,就可以先观察,到白天再来看。

  儿童的发热特点:体温和病情不平行

  儿童的发热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因为儿童大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儿童发热表现是比成人明显,发热病人也比成人的多。而且儿童容易发高热,在疾病没有好之前,容易反复发热。

  儿童发热有个很大的特点,体温和病情不平行,一般来说,发热发的高代表病重,但儿童不能这样推定。儿童会发热发得很厉害,但病情不一定严重。这点也需要我们注意。

  特别提醒:

  根据医生的经验,有点要强调的是,孩子因发热送到医院之后往往会验血。因为发热大多因为是感染,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通过查血常规可以初步推测感染种类和严重程度。但从发热到人体的血象反应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大概至少要4~6个小时以后。如果小朋友从发热开始到验血,间隔的时间很短,那检验出来的血液指标很可能是正常,但这种正常并不代表疾病的真正情况。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大多数父母都很积极就医,孩子发热1小时就来看医生,那时候做检查下来是好的,但不代表孩子的指标在12个小时,24个小时以后还好。因为发热1小时,人体的血象还没有这么快表露出来,一般至少要4~6个小时之后,最好要看第一次发热的12个小时之后验血的情况,才能表明这次生病对你机体造成的比较真实的情况。

  呼吸系统

  单纯咳嗽不要紧,一定要看呼吸快不快,累不累,有没有异常的声音。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非常快,一般来说,婴儿期大于每分钟60次,随着年龄升高,标准会下降。如果孩子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大于60次每分钟,就一定要来就医。

  正常儿童呼吸频率范围(供参考)

  年龄                        呼吸频率(次/分)              心跳(次/分)

  新生儿                      40-50                                120-140

  <1岁                         30-40                                110-130

  2~3岁                       25-30                                 100-120

  ●异常呼吸音:孩子平静呼吸的时候听到有异常的呼吸音,有可能是哮喘,有可能是气道梗阻,比如喉炎导致的喉头水肿,异物等,这种时候也一定要来就医!需要区别的是有的孩子打呼噜,声音很响,但他面色很好,呼吸平稳,那可以先观察。

  ●呼吸费力:正常的呼吸都是很平静的,但如果出现“三凹”,呼吸的时候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也要立即就医。如果有面色发紫,表明缺氧,一定要赶快就医!

  特别提醒:

  3个月以内的孩子,尤其是早产儿,因为呼吸中枢发育不好,如果有肺部感染,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表现为呼吸特别慢,每分钟少于15次,或者呼吸胸廓的起伏很小,同时合并有脸色发灰发绀,一定要立刻就医!这种情况很危险,再下去就呼吸衰竭了。

  消化系统

  主要三大类症状,一类是腹泻,一类是呕吐,一类是腹痛。

  ●腹泻:

  腹泻最大的问题是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来说腹泻要相当大的量以及持续一段时间才可能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如果孩子刚开始拉肚子,量也不是很多,并不需要晚上来看,可以先观察。

  父母观察腹泻,有三个要点,频次、量和时间。一般来说,如果单次腹泻的量不是特别大,孩子腹泻频次24小时在5次以内,问题不大。

  这里推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父母在孩子拉肚子的时候,要观察孩子的尿量。作为医生,遇到腹泻的孩子我会问孩子的尿量,因为通过尿量可以判断孩子是否脱水。如果是用尿布的宝宝,尿布要换得勤,这样才知道宝宝这次是大便还是小便。一般来说,如果宝宝3~5个小时有一次排尿,肯定不会脱水;如果孩子7~8个小时还没有小便,肯定有脱水。如果孩子有比较明显拉肚子的时候,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小便次数有所了解。通过观察小便次数,可以判断孩子有没有脱水的危险。

  另外,儿童腹泻的话,有儿童专用的口服补液盐。如果小朋友没有明显呕吐,可以口服补液盐,又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补充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有儿童专用的,作为家庭常用药,可以备一盒。

  ●呕吐:

  呕吐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胃肠道问题,这类往往是医生不担心的。但频繁的呕吐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脱水等,但这些都比较容易解决。还有一大类是非消化道疾病造成的呕吐。这类的疾病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如果既有呕吐,又有腹泻,那多数是消化道的问题。如果呕吐伴有发热,要考虑脑炎的可能;如果反复呕吐,四肢湿冷,还可能是暴发性心肌炎,因为肠胃道血管丰富,一旦心脏供血不好,肠胃道受到影响,就会产生呕吐;如果呕吐伴有腹痛,可能是胰腺炎。还有肠套叠,糖尿病……都会造成呕吐。

  呕吐比腹泻复杂得多,如果反复呕吐,连续吐了超过3次一定要来看,医生看到反复呕吐的孩子都会特别当心,因为呕吐很容易漏诊,而且很多比较严重的疾病都会有呕吐的表现。

  ●腹痛:

  腹痛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单纯肚子痛,如果剧烈到不能忍受一定要来看医生。在我们接触到的,有相当一部分腹痛来急诊的孩子其实就是便秘造成的腹痛。假如孩子有大便不规律的情况,2~3天才一次大便,可以在家先使用一次开塞露,看看是不是能够缓解,入股能明显缓解就不用看急诊了。

  如果小朋友隐隐约约的痛,没有到不能忍受的程度,孩子的脸色、反应都很好,时间也不长的话,可以先在家观察。但是,如果隐隐约约痛,还伴有精神反应差,脸色差,苍白、发灰,立即就要就医。

  另一类是腹痛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大便颜色的改变,大便变成酱红色,带血等,这个很可能是肠套叠等急性重症,需要立即就医。

  遇到腹痛,父母记住,如果痛到不能忍受,马上来看。如果隐隐作痛,看有没有其他症状,有症状就要来看,没有其他症状就先观察。

  神经系统

  最常见的是高热惊厥,多数是6个月到6岁孩子,小年龄比较多。高热惊厥是一种比较良性的疾病,一般由发热引起。抽筋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电解质的紊乱,低钠,低糖,低钙,颅内感染等,都会引发抽筋。所以孩子一旦发生抽筋,一定要来就医,医生要排除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抽筋这一类的病人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孩子送到医院之后,已经不抽筋了,我们就按急诊来给你做检查,排除一些可能的原因。如果送来之后孩子还在抽筋的,我们会第一时间送到抢救室直接处理。

  遇到惊厥、抽筋这类情况,就医前在家里就可以先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果小朋友有牙齿的,牙关会紧闭,要注意保护牙齿,拿一块软的毛巾或纱布塞在孩子的上下牙齿之间。在抽筋的过程中要当心孩子误吸,尤其刚刚吃完饭,万一有呕吐就容易吸到气道和肺里去,最好让孩子头侧过来,万一有呕吐,呕吐物就会排到外面来,不会到气管和肺里去。常用的还有掐人中的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小朋友抽筋是一定要去就医!

  外伤

  ●出血不止。这个必须马上来医院。

  ●头外伤。比如小朋友从床上跌落,如果有呕吐,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来就医。如果没有其他症状,送医院的话,医生一定会让你做一个CT,来排除颅内出血等情况。但CT有时候也会漏诊,因为还有迟发性出血。

  ●骨折:孩子摔跤后,如果非常疼痛一定要就医,有可能有骨折和关节的问题。

  ●表浅划伤:如果是金属,带铁锈,伤口比较深的,一定要马上来就医,及时打破伤风疫苗。

  特别强调——记住“四不”和脸色

  “四不”指不哭、不闹、不动、不吃。宝宝哭不动了,运动少了,吃奶吃不下了。

  孩子的精神状况,是判断是否就医看急诊的重要提示。如果孩子出现精神反应不好,如“四不”,再加上脸色不好,苍白或发灰,四肢冰冷(除了高热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就医!这点父母一定要牢牢记住!

  相反,如果孩子的精神状况好,我们观察的时间也可以相对的延长一些。


相关阅读:

小儿感冒的护理保健
如何避免小儿感冒发作
11岁小孩子究竟如何减肥
宝宝爱上火 吃这几样食物就对了
女童跳舞练下腰致终身瘫痪 大多机构称无岗前安全培训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