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是人类个体发育过程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尤其对婴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爬行中,婴儿的脑神经、运动神经、肌肉和骨骼将得到统一的协调和发展。爸爸妈妈们注意了——“一般婴儿在七、八个月就应该开始训练爬,若一岁的孩子还不会爬,对他的正常发育就有一定影响。”儿童专家荐言。
1、“爬”能保证体格健
爬是孩子全身性运动,除大肌群参与外,孩子的四肢小肌群也得到锻炼和发展,为日后精细动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爬还使婴儿的感知意向、定向推理能力、寻找目标等活动得以提前发展,并促进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加深了和人的交往。
2、“爬”能促进发育商
孩子的发育商表现在四个方面:动作能、语言能、应人能和应物能。孩子的语言能力表现在他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开始是发出辅音节如“爸爸、妈妈、打打、拿拿”等。以后才开始组词。而绝大多数父母只关注孩子们的语言发育,严重忽视了宝宝们的动作发育。专家告诉记者,小孩的动作发育几乎是与语言发育是同时的。开始时,他们抓物是用整个手去抓,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由地换手和用手指捏物。同时,为拿远处的物品可向前爬行。这样就促进了孩子们的大脑的发育,眼、手及四肢运动很好的配合。
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不可少的是与外界的接触,使宝宝的应人能和应物能得到促进。孩子目前的状态是动作能略晚于语言能。原因可能是孩子5-6月前就应教他爬行,因这个时间对孩子的一生发育都非常重要,有许多的资料统计,统合失调的孩子就是在孩子学爬行的时间错过。所以你们的孩子现刚刚一岁,应让孩子补上这课,平时让孩子在床上爬一爬,这可能对他下一步走路是有帮助的。
3、“爬”促进复合逻辑思维
载体培育认为对孩子进行积极而主动的逻辑思维肢体外在表现协调性的练习,对未来构成孩子完整的“复合性逻辑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应该更多的关注大协调的训练,那就是把被动变为主动,让孩子通过爬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完成一个整体逻辑思维的编织建构过程,也就是从孩子个体自身出发,主动地通过爬来完成一个或者一组信息采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和心理健康。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妈妈们可以让开始学走的宝宝进行适当的爬行训练,这样对宝宝很有利哦。
相关阅读:
小儿感冒的护理保健
如何避免小儿感冒发作
11岁小孩子究竟如何减肥
宝宝爱上火 吃这几样食物就对了
女童跳舞练下腰致终身瘫痪 大多机构称无岗前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