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对人际交往中所保持的距离,别出心裁地用数字作了表述: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为18英寸;亲戚朋友间距离为1.5-4英尺;一般人之间的距离为4-12英尺。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亲密,心理距离也最短。

    然而,日前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举行的一次“温情融心互动”活动却显示出,在孩子们眼里,父母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已经很远很远了。这令父母们大吃一惊。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温情融心互动’活动就是要为家长、学生、老师三方提供一次平等的、心理沟通的机会。”棋盘街小学校长于冠军说。10月16日,该校四、五、六年级的近200名学生和自己的家长一起来到学校,与老师进行了一对一地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向父母、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我最不喜欢妈妈落井下石。”六年级三班的张在明怯怯地说,“每次爸爸训我的时候,妈妈都会上来帮爸爸的腔。本来被爸爸训就够惨的了,妈妈不但不安慰我,反而……这让我感觉到在他们俩面前特别孤独,甚至想离家出走!”张在明眼里噙满了泪水。

    五年级三班的王浩林也有同样的感受:“家里马扎断了,爸爸冲着我说‘肯定是你干的’,妈妈就跟着说‘肯定是你干的’,其实我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但既然两人都认定是我,那我也只好承认了。”

    “平时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写纸条,没有一次不是为了告状;每次家长来找老师,也都是为了告状。”不少孩子认为,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这种交流让他们感到反感和孤独。

    在老师眼里,肖立(化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有思想、有主见,爱好广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他的妈妈一坐在老师面前,就数落他的缺点,对肖立有着无数个“不放心”。平时,她总是尽可能地守着儿子——肖立做作业,她守着;肖立出去玩,她陪着;甚至当肖立和同学们一起搞活动时,妈妈也要守在一边。

    肖立本来一直很顺从母亲的安排。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有了主见,妈妈老跟在身后,他感到很烦躁。他说:“妈妈离我越近,我心里就觉着越远。”
  
    其实,棋盘街小学的孩子们反映的这种状况很有代表性。某中学曾对100名初三学生做过一次随机调查,结果是:71%的孩子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28%的孩子不愿和父母讲心里话。在回答“你最亲近的人是谁”时,41%的学生回答是同学,28%的学生回答是老师,只有12%的学生回答是父母。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孩子与家长的血缘关系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成正比。

    而对家长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八成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距离和隔膜。

    “孩子有心里话,先是跟同学讲;如果老师比较容易沟通,孩子也会选择跟老师讲;对于家长,他们是能不说的就不说。”有着16年教学经验的济南实验初中教务处副主任王红卫这样评价当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济南市纬三路小学德育主任刘然则告诉记者,孩子与家长沟通少、交流困难、距离大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有时学校请家长来学校,或是去学生家家访,交流起孩子的近况,很多家长都非常吃惊,很多事情他们根本不知道。

    “而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对孩子特别严格,要求孩子练琴到几点钟,差了一分钟就用皮带抽;有的则过于民主,不仅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且对于孩子不遵守学校纪律,家长都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刘然说,“实际上这两者都做得有些过了。家长应把握好与孩子的距离,但真正能把握好的确实很少。”
  
    种种迹象表明,其实家长非常希望能与孩子好好地沟通交流。但为什么会事与愿违?记者采访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鹰。

    李鹰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长的一些观念和方式方法不对,这使得家长总也走不进孩子心里去。首先,不少家长并没有树立起平等对话的观念。“在中国很少有平等与孩子交流的家长。面对孩子,大部分家长总是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孩子就得听家长的。”再就是方式方法问题,其实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处于青春期中的孩子的心理变化。事实上,整个社会也缺少真正的“家长学校”,去帮家长们了解自己的孩子。

    其实,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有的孩子就告诉记者,家长与他交流的内容仅限于学习,“即使我只是打碎了一只花瓶,妈妈说着说着也会扯到学习上,就又会翻起陈年旧账地骂一通。”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家长与孩子心理距离的形成源于两代人在期望值上的差距。

    “追根溯源,这个问题与社会发展现状密切相关。”李鹰说,当前国内就业途径还不够畅通,孩子成绩的好坏决定着自己的未来。发达国家就不同了,那里强调个性张扬,父母不会干涉孩子的发展。

相关文章
  • 男孩睡醒喝水误食烧碱水 食管烧伤进食困难  
  • 肠道健康 保障营养的消化与吸收
  • 给宝宝把便竟会产生这些危害
  • 身体这处肥大竟会影响孩子健康
  • 身体这处肥大竟会影响健康
  • 预防宝宝夜哭的方法有哪些
  • 宝宝免疫力低下要怎么办
  • 给宝宝刷牙的几个正确小窍门
  • 家长用白酒给婴儿擦身降温致其呼吸骤停
  • 儿科医生说-滚蛋吧!缺钙君。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午睡时间过长影响儿童心智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认为孩子睡午觉是个...
男人用药不当小心精子遭殃
>>更多推荐:教你认清前...
准妈妈应该适当吃点粗粮
一、玉米。玉米富含镁、不饱和脂肪酸、粗蛋...
几种疼痛的意外真相
  我们已经不会再做疼痛“忍者”,但疼痛...
  • 男孩睡醒喝水误食烧碱水 食管烧伤进食困难
  • 肠道健康 保障营养的消化与吸收
  • 给宝宝把便竟会产生这些危害
  • 帕金森病不等于老年痴呆症
  • 脊柱侧弯超40度就该手术了!
  • 老年痴呆日:是谁动了你脑中的“橡皮擦”
  • 坚持八大饮食习惯 轻松预防乳腺癌   
  • 爱吃甜食易引发阴道炎?阴道炎患者的饮食禁
精彩推荐
  • 老年人过敏性哮喘该怎么处理
  • 小孩牛皮癣如何进行治疗
  • 乳腺癌晚期的转移症状有哪些呢
  •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 如何进行脑瘫的康复训练
  • 中医方法如何治疗男性阳痿?
  • 扁平苔藓分为哪几种呢?
  • 常见的白塞氏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 盘状红斑狼疮的症状是什么
大家爱看
[牛皮癣] | 怎么能改善牛皮癣的症状
[包皮包茎] | 男人包皮包茎的危害
[糖尿病] | 引发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三叉神经痛] | 三叉神经痛发作部位在哪
[宫外孕] | 为什么会出现宫外孕
[夏季饮食保健] | 头伏饺子二伏面 伏天吃面到底好在哪里
精彩推荐 网友爱看 猜你喜欢
小儿脑瘫的治疗费用
预防玻璃体混浊的细节
面部牛皮癣的典型表现
白塞氏病4大治疗偏方
脑性瘫痪的穴位埋线治
女人一夜情的六个根源
单眼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
银屑病的治疗误区有哪
你意想不到的敏感地带
夫妻二次进攻要隔多久
治疗性病应遵循的八大
如何自我判断阳痿程度
周点击排行
  • 1男人练瑜伽的好处有哪些
  • 2又到月饼季,你会选不?
  • 3菇类多醣体强身!喝菇菇鸡汤防感冒
  • 4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医生送给腰痛患者的
  • 5蜂皇浆具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6性爱太久会带来什么影响
  • 7婚后女性长期不爱爱坏处多
  • 8盘点三种常见的危险性前戏
  • 9有规律的性生活会给女性哪些好处
  • 10跳广场舞 记住“三时”与“两度”
周点击排行榜 热文排行榜
  • 1男人练瑜伽的好处有哪些
  • 2又到月饼季,你会选不?
  • 3菇类多醣体强身!喝菇菇鸡汤防感冒
  • 4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医生送给腰痛患者的
  • 5蜂皇浆具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6性爱太久会带来什么影响
  • 7婚后女性长期不爱爱坏处多
  • 8盘点三种常见的危险性前戏
  • 9有规律的性生活会给女性哪些好处
  • 10跳广场舞 记住“三时”与“两度”
  • 1哮喘吃什么水果
  • 2男性防不育要坚持“八不要”
  • 3口腔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 4前列腺增生不可盲目用药
  • 5玻璃体混浊用什么药
  • 6银屑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 7白塞氏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 8早上不勃起是不是有性功能障碍?
  • 9尖锐湿疣在人体的发展和演变
  • 10白内障手术术前注意事项
公司介绍 服务中心 隐私保护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法律声明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快速问医生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2000-2015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粤ICP备13009187号-4] [编号经营性-20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