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学会真爱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谁造成的?孩子不孝敬父母责任在谁身上?家长之爱是否该一览无余地释放在孩子身上?小小的孩子能否经得起生活的挑战?这些家长们都要面对的问题有没有合理的解释?11月8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孟海兰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脚印中心专家讲座上所讲的内容,就为广大父母进行了指点迷津的权威性解说。

  爱在“心”里面

  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婴幼儿的生理发育,比如怕太阳光照到屋子里晒伤孩子就把窗帘拉上、自己生病了怕传染给孩子就赶紧把孩子送到亲戚家等等。其实家长不能仅仅注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尽管很多家长也经常给孩子读一些儿童读物,但是孩子的心理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有一个初三的孩子竟然不愿意去上学,经过孟老师的调查,发现是孩子小时候没有和小朋友交往的经历,父母一上班,孩子就被送到一个老人那里,等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如果不想去家长就不强求,上学后从不主动和同学交往,导致性格有些孤僻,结果到了初中和同学闹矛盾,干脆就不去学校了。孟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在该培养的时候没有注意培养,使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做作业的时候还喜欢乱动。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一些无意的动作误导了孩子使坏习惯养成,比如孩子玩得很专心的时候,妈妈动辄问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水果等等,分散了孩子玩乐的注意力,以致让孩子形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等坏习惯。因此,孟教授强调,家长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考虑到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是否有影响。

  爱是相互的

  总有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一点都不理解父母,其实家长的这些委屈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找来的,因为他们没有使孩子意识到:爱,也是需要回报的。就前面自己生病了把孩子送走的例子来说,种做法是不对的,这样固然使孩子失去了一次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机会,又失去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妈妈生病了,可以让孩子帮着端杯热水,帮着拿药;有时还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有些闷,宝宝给妈妈讲个故事吧。”这些都可以使孩子知道家长并不是永远的强者,在孩子面前偶尔的示弱会使你得到许多收获,你会发现孩子懂得关心爸爸妈妈了,孝顺了。

  爸爸妈妈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教科书,孩子最初是从父母这里学做人的,因此,家长需要教会孩子爱自己也爱父母、爱别人,对别人的爱懂得给予回报。这种教育可以很简单,家里有好东西,不能让孩子独自拥有,而是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从小事教育孩子,才不会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才会拥有良好的品质,懂得爱是相互的。

  爱要藏起一半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爱是不行的,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但是也不能给孩子太多的关爱。现在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让老人或者保姆带孩子的时候提出种种要求,更有人不但对孩子宠爱到极点,还怕孩子不理解,一口一个“妈妈把一切都给了你”。爱自己的孩子是动物的本能,但是作为有理智的人,则应该理智地爱孩子,握好分寸,不能把爱一股脑都给了孩子,爱,应该藏起一半。

  孟教授举了一个很会藏爱的妈妈的例子:外面下雪,孩子想让妈妈送他上学,妈妈没有答应,但是孩子出门的时候,妈妈悄悄跟在身后看着。孩子不小心滑倒哭了,妈妈忍住没有过去扶孩子,结果孩子哭了一会儿终于自己爬起来,妈妈直到目送孩子安全到学校后才回家。孟教授说这个妈妈就做得很好,她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把爱藏起来一半,这样孩子也可以自己从容地学会处理一些事情。

  爱要经历挑战

  很多人都以为独生子女难教育,孟教授否认了这种观点,她说,家长的精力、金钱和时间对培养一个独生子女都很充足,独生子女不可能难教育。其实这种难教育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自己面对生活,一个现在在剑桥大学念书的孩子,11岁的时候曾经独自拿着5000块钱去西藏看布达拉宫,而更多的这样大的孩子却只生活在家庭的小圈子里,享受着家人的爱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去布达拉宫,太小的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布达拉宫,但是生活中像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等很多小事都是对孩子的挑战。而且,幼儿时期,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尝试一下,对于合适的,家长应当鼓励,让孩子独立应对,当然,家长也要耐心地给孩子一些提示。

  爱要会说“不”

  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也要学会说“不”。孩子是很聪明的,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哭,如果这时候家长不忍心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觉察到“哭”招有用,就会屡哭不爽了。

  当然,说“不”也应该有一定的技巧,在孩子任性之前,家长可以先退一步,以退为进。孟老师举了个例子,当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跟孩子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孟教授说,二三岁属于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时候的孩子都不听话,家长应当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拒绝孩子或者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说“不”,跟孩子顶牛儿。

相关文章
  • 男孩睡醒喝水误食烧碱水 食管烧伤进食困难  
  • 肠道健康 保障营养的消化与吸收
  • 给宝宝把便竟会产生这些危害
  • 身体这处肥大竟会影响孩子健康
  • 身体这处肥大竟会影响健康
  • 预防宝宝夜哭的方法有哪些
  • 宝宝免疫力低下要怎么办
  • 给宝宝刷牙的几个正确小窍门
  • 家长用白酒给婴儿擦身降温致其呼吸骤停
  • 儿科医生说-滚蛋吧!缺钙君。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午睡时间过长影响儿童心智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认为孩子睡午觉是个...
男人用药不当小心精子遭殃
>>更多推荐:教你认清前...
准妈妈应该适当吃点粗粮
一、玉米。玉米富含镁、不饱和脂肪酸、粗蛋...
几种疼痛的意外真相
  我们已经不会再做疼痛“忍者”,但疼痛...
  • 男孩睡醒喝水误食烧碱水 食管烧伤进食困难
  • 肠道健康 保障营养的消化与吸收
  • 给宝宝把便竟会产生这些危害
  • 帕金森病不等于老年痴呆症
  • 脊柱侧弯超40度就该手术了!
  • 老年痴呆日:是谁动了你脑中的“橡皮擦”
  • 坚持八大饮食习惯 轻松预防乳腺癌   
  • 爱吃甜食易引发阴道炎?阴道炎患者的饮食禁
精彩推荐
  • 老年人过敏性哮喘该怎么处理
  • 小孩牛皮癣如何进行治疗
  • 乳腺癌晚期的转移症状有哪些呢
  •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 如何进行脑瘫的康复训练
  • 中医方法如何治疗男性阳痿?
  • 扁平苔藓分为哪几种呢?
  • 常见的白塞氏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 盘状红斑狼疮的症状是什么
大家爱看
[牛皮癣] | 怎么能改善牛皮癣的症状
[包皮包茎] | 男人包皮包茎的危害
[糖尿病] | 引发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三叉神经痛] | 三叉神经痛发作部位在哪
[宫外孕] | 为什么会出现宫外孕
[夏季饮食保健] | 头伏饺子二伏面 伏天吃面到底好在哪里
精彩推荐 网友爱看 猜你喜欢
小儿脑瘫的治疗费用
预防玻璃体混浊的细节
面部牛皮癣的典型表现
白塞氏病4大治疗偏方
脑性瘫痪的穴位埋线治
女人一夜情的六个根源
单眼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
银屑病的治疗误区有哪
你意想不到的敏感地带
夫妻二次进攻要隔多久
治疗性病应遵循的八大
如何自我判断阳痿程度
周点击排行
  • 1男人练瑜伽的好处有哪些
  • 2又到月饼季,你会选不?
  • 3菇类多醣体强身!喝菇菇鸡汤防感冒
  • 4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医生送给腰痛患者的
  • 5蜂皇浆具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6性爱太久会带来什么影响
  • 7婚后女性长期不爱爱坏处多
  • 8盘点三种常见的危险性前戏
  • 9有规律的性生活会给女性哪些好处
  • 10跳广场舞 记住“三时”与“两度”
周点击排行榜 热文排行榜
  • 1男人练瑜伽的好处有哪些
  • 2又到月饼季,你会选不?
  • 3菇类多醣体强身!喝菇菇鸡汤防感冒
  • 4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医生送给腰痛患者的
  • 5蜂皇浆具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 6性爱太久会带来什么影响
  • 7婚后女性长期不爱爱坏处多
  • 8盘点三种常见的危险性前戏
  • 9有规律的性生活会给女性哪些好处
  • 10跳广场舞 记住“三时”与“两度”
  • 1哮喘吃什么水果
  • 2男性防不育要坚持“八不要”
  • 3口腔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 4前列腺增生不可盲目用药
  • 5玻璃体混浊用什么药
  • 6银屑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 7白塞氏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 8早上不勃起是不是有性功能障碍?
  • 9尖锐湿疣在人体的发展和演变
  • 10白内障手术术前注意事项
公司介绍 服务中心 隐私保护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法律声明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快速问医生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2000-2015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粤ICP备13009187号-4] [编号经营性-20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