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至7日,全国“健康体检宣传周”将首次开展。
专家指出,健康体检不能内容一刀切,人人一个样。只有在基础项目上,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才能有效发挥体检的作用,使人们真正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青少年
重在查生长发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茆振华指出,健康体检的种类及项目繁多,有效的体检应该根据个体的需求兼顾基础性和针对性。
一般来说,以下这些基础项目必不可少: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x光胸片、b超(肝、胆、脾、胰、肾)等。
对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来说,体检的重点在于了解生长发育情况。因此,检查项目应主要针对生长发育的一些指标,如身高、体重、血压、肺活量或者是肺功能、骨龄等。
视力、色觉等方面的检查对青少年很重要,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弱视、斜视、近视、色盲及色弱等眼部疾病。
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较多。如需了解有无感染乙肝病毒或者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也可做乙肝“二对半”检查。
骨肿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较为凶险的疾病。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如果经常觉得膝关节、肩关节等长骨关节处出现酸痛、隐痛症状,就要及时作x光片检查。
中青年
及时发现疾病端倪
中青年是各行各业的“主力军”,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中青年人士精神过度紧张,日常饮食中的热量摄取过多,体力劳动减少。因此,不少中青年人士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些人往往又最容易忽视定期体检。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文明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正不断提前,并已成为威胁中青年人群身体健康的隐患。因此,中青年人群体检应当在基础项目上有针对性地作一些多发病、常见病的检查:
一是测量身高、体重、腹围、血压。通过这些基础检查,能了解有无肥胖、高血压等情况。肥胖和高血压都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又是导致中风的元凶,所以定期测量血压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二是空腹血糖、血脂等血液检查。血糖、血脂过高与动脉血管的硬化密切相关,而动脉硬化会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等严重疾病。因此,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血糖及血脂检测。如果经常觉得口渴、疲劳,出现体重减轻等问题时,更要及时检查血糖,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
三是腹部b超检查。通过这项检查,可了解有无脂肪肝、肝硬化、肝胆结石、肾脏结石等常见病。
四是心电图检查。35岁以后应该特别重视心脏方面的检查。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可反映有无早搏,心房、心室是否肥大,传导是否有碍及心脏供血是否不足等情况。
此外,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当增加颈椎摄片检查。有吸烟习惯的人应定期进行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有饮酒习惯的人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成年女性每年应进行一次常规妇科检查,其中包括白带常规、宫颈刮片及妇科彩超检查等,此外,还要定期进行乳房检查。40岁以上的男性则应定期检查前列腺,包括前列腺b超和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相关阅读:
青春期少女性保健
关于阴蒂的12个惊人事实 阴蒂的小秘密
英国卫裤有什么特别之处,英国卫裤的功能介绍
自助餐,吃出健康才够本
关于快乐,你必须知道的六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