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岁、家住湖南街道嘉伦社区的贾庚才老人为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而专门创作的歌词,很快将被谱成歌曲在老年人中传唱。 写歌为“世博”做点事儿 贾大爷为上海世博会写的这首歌词,名字叫《城市让生活更加美...
被视做本市首家托老所的石景山苹果园街道老年日托所日前宣布停办。与之对应的,是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市各街道、社区的托老所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全市托老所的数量,目前达到2484家。 或借力基层政府资源,或勉...
4月10日上午10时许,俄杰塘社区居委会组织辖区的130多位居民开展了社区卫生大扫除活动,对辖区各巷道和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打扫。活动中,记者看到了一个瘦弱、苍老的身影——老人叫卓嘎,今年已74岁了,是活动中年龄...
房价还在涨,股市还在震荡……手里的钱究竟能办多少事?不管买股还是买基,怎样理财才能跑赢cpi?这已经成为很多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之一。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富国扬子基金课堂论坛上,围绕着通胀预期的走向以及淘金策略,...
近日,根据中央领导批示、中宣部部署,中央及冀、津等地30多家媒体聚焦本报感动河北人物尹升,他39年养了17个爹、“用一颗善良的心谱写出人间大爱”的高尚情怀将进一步感动世间。本报记者随省内其他几家主流媒体一起,来...
人物检索:尹升,73岁,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美协、书协会员。曾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孝亲敬老模范”;2007年当选“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荣登“中国好人榜”。
...
“大爷,我们会去看你的!”今天上午,姚重阳等几十名交大学生围在81岁的刘仁国老人身边,拉着他的手依依惜别。 刘仁国是一名居住在奉浦大桥下的江西孤老,1998年流落来沪,一年后与交大学子相识,接受一届又一届学生的照顾...
“我要结婚啦,爸爸快回家!”昨天,南京一家媒体以此为题刊登了这样一则寻人启事:“陈述先,68岁,1.72米,前额秃,右眉痣,眼近视,将军肚,鲁口音,疑似车祸导致意识模糊,于2009年11月13日凌晨从城东光华路派出所辖区庆盛园4幢403走失...
13日下午,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老人,来到盐城市慈善会把自己多年来主要靠捡破烂积蓄下来的10万元捐给慈善会,并再三要求“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就在去捐款的路上,老人还陆续捡了3个他人丢弃的塑料瓶,让人感动。 ...
昨天上午,杨浦区包头路近民星路一家歌舞厅内,一名50多岁的中年女子突然猝死,虽然歌舞厅管理人员及时报警,但当急救人员赶到时,女子已经停止了呼吸,经过事后初步检查,女子并没有外伤,突然猝死的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调查后才...
年纪一大就是病,头晕眼花并不奇怪。但是,石龙76岁的林老却在一年内莫名晕厥过6次。近日,医生诊断老人为脑源性晕厥,并进行脑血管造影术。 林老家属说,事发当天早上,老人刚起床没多久,就说觉得头晕目眩。家人赶快扶老...
天津一旅客到泰山旅游,突然在泰山火车站站台发病,车站值班人员耐心劝说将老人送到医院,第二天凌晨,值班人员又帮助老人坐上了最早回家的列车。 17日18时30分左右,泰山火车站值班人员送走1341次列车后发现,在二站台上...
张忠泉老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乐善好施,到现在已经有了半个世纪,林林总总数百次。如今,老人漂泊在外,但始终把捐赠善款的存根带在身边。这种执着也让他遍尝别人所不能承受之苦痛:遭人非议为“沽名钓誉”,妻离女散...
老人坠楼时掉到二楼阳台栏杆上 昨晚,一名80多岁的老人不慎从4楼窗户坠下。庆幸的是,2楼阳台的铁栏杆卡住了老人,暂无生命危险。 昨日19时左右,读者王女士给本报打来热线说:“一位老太太从楼上掉下来了,好像还有生...
本是爱心之举,却被一些人认为是“作秀”和“摆拍”。中学学生、16岁的章露尹没想到,自己几天前的一个小小举动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并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 网友拍下美丽举动 网友帖子: 我们一家3口在“老...
如果你是玉树人,你的奶奶现在61岁,请你问问她是否有一个失散多年的父亲;如果你在灾区,当你碰到一位老人,请问问她是否认识一位叫志拉的80岁藏族老人……
4月16日,一位叫“长腿老毛”的四川网友在网站发帖,寻找玉树灾...
通河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上班,就迎来了一位熟悉的捐款人——82岁的唐梦辰老人。老人自汶川地震之后,每月开完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1000元中拿出200元,送到县里的红十字会捐给汶川灾区。两年了,老人从未间断过。
...
平山县古月镇贡库村105岁的老人张喜柱为传承当地剪纸手艺,两年前重新拿起剪刀研习剪纸,目前已经研创剪纸作品千余幅。
贡库村位于太行山深山区,当地有剪纸的传统。过去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人们都要剪纸装点门面,营...
1998年12月,洛南县巡检镇政府将37岁的财政助征员王惠芹调到敬老院。一栋破旧的平房、一个猪舍、一台黑白电视机、一辆架子车……就是当时巡检镇敬老院的家当。 如今,院里集中供养的老人月生活标准费已增加到每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有这样一位节水老人,她叫李凤兰,十几年来,只要是从她家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统统都会得到二次利用。4月13日,笔者走进李凤兰老人的家,亲自领教她的节水妙招。聊起“节水经”,李凤兰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