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家住武昌的夏爹爹像往常一样到公园去晨练,还没等他活动开就突然瘫倒在地,神志不清。一同晨练的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夏爹爹中风了。幸好送医及时,经过抢救没什么大碍。专家提醒老年人,在寒冷天气最好暂停晨练...
  几株高大翠绿的古树掩映下,飘着些许浮萍的大鱼塘将显得生机勃勃,池塘边,数十只毛绒绒的小鸭儿正围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吱吱”地叫个不停。“来来来,吃东西了,不要争…”日前,81岁的叶红良老人一边吆喝着这些调皮的小...
  昨日14时许,昆明市东风巷82号2单元302房间正在进行防盗笼拆除作业,突然间,一个工人惊叫着连滚带爬地从房间里跑了出来。这里72岁的住户张小余早已死亡,尸体腐烂得只剩下一堆白骨,院子里的一些住户也突然想起来,他们有5...
  近日,来自济南黄台社区的老人们正在畅游陕西古城西安。据了解,此次共有三百余名老人进行为期五天的免费游览古城的活动。为了丰富社区老人们的老年生活,该社区每两年都要在重阳节前后举行一次老人外出旅游活动。截至...
  10月25日上午,市民张先生和兰先生都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说,“在麦岛锦园北区附近,小区铁门被风吹倒,砸了两辆车。”张先生说,“大铁门应该是被风吹倒的,直接压在了两辆车上,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受伤 。”随后,记者赶往...
  电梯两天没修好 老人困居17楼   记者调查:老小区电梯故障频频超龄工作多   昨天下午,家住福山路的七旬老人张老太眼看着冰箱里的蔬菜水果快要吃完,焦急万分。原来,自从23日下午楼里的电梯坏了之后,一直没有修好。...
  特价大白菜千人来抢购   今晨6时就排队 来的都是老两口   本报昨天刊登石景山华联0.38元一斤的特价白菜进入销售倒计时的消息后,今天上午,逾千名顾客闻讯涌入华联超市,抢购大白菜。超市已提前做好准备,限制人流,引...
  在新密市牛店镇,有一男子,他白天住在一破旧的窑洞里,夜间外出吃、喝、拿、用、抢、盗……大到电器,小至百货,凡是他看见的,都得装到自己兜里,甚至连庙里的贡品也不放过。   今年36岁的王铁棒,项城市无业人员,曾因盗窃罪...
  10月22日,一位七旬老人在简阳市区乘坐3路公交车时突发脑溢血,至今病危。有目击者说,当时公交车驾驶员将其扔在路边。但当事司机解释,当时以为老人醉酒加之晕车呕吐,征求老人意见后才将其扶下车。昨日,公交公司出具《情...
  张德瑄希望让带着基因千年不朽的头发取代传统墓葬,但此绝技可能面临失传   连普通呼吸都有可能打乱了发丝的排列,更别说每根头发都要选择、清洗。张德瑄的技艺要求心静、心细、心无旁骛,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得了的...
  10月21日,首届全国“公益杯”老年书画大赛在大连金州新区闭幕,来自全国的1600多位老人投稿。我市热爱书画的孙成忠老人创作的作品《黄炎培》获奖,但比获奖更让老人欣慰的是,他的人物肖像画得到了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一名古稀老人因坐错车而回不了家,正在手足无措时,公交司机施师傅开着私家车将老人送回了家。   10月24日18时40分许,公交309路的刘师傅驾车行至终点站黄壁庄时,一位老人仍坐在车上,迟迟不下车。仔细询问后,刘师傅得知...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母亲的厨房不像以前那么整洁,碗筷好像总洗不干净;你发现家里有股异味,父母却闻不到,地板衣柜也常常沾满灰尘;你开始抱怨母亲做的菜太咸太难吃,父亲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取而代之的是煮得烂烂的菜……这一...
  90岁老人于文华,家住汝州市文峰街,按理说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可最近两年来老人的日子过得似乎并不太平,“我孙子于鹏高因为家产殴打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文华之子、于鹏高的父亲于英奇),还带人将我的住处抄家,现在霸占我...
  10月20日下午2点30分,记者在六枝特区民政局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岩脚镇,采访当年参加地下工作和剿匪斗争的艾永沧老人。在家安度晚年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前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并正整理回忆文章。道明来意后,老人满脸喜悦:“欢...
  “就因厨房设施不达标需要停业整顿,但这里长住的40多名老人该怎么办?”昨日,黑林铺三碗水阳光敬老院的李院长犯了难,为节省成本,每天用柴火煮饭给老人们,厨房墙面被熏黑,拿不到卫生许可证,现在敬老院面临停业,孤寡老人无处...
  10月25日15时,74岁的蔡老先生独自来到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南七西路五号的沈阳市中心医院(又名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为老伴开药,却倒在医保科科长办公室门前,当家属17时左右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欲...
  前天下午,82岁的聋哑老人李金水终于在市救助站里见到了分别两天的亲人。据了解,今年入秋以来,市救助站已收留了5位迷路老人并为他们找到家人。   上周六上午,李金水在湖城港湖小区附近徘徊时被热心市民发现并拨打了...
  “情深意厚似狮泉河水永远流长,冈底斯山和圣湖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杨昌林的一首感怀诗中,记者摘录下了这两句。质朴的词句,寄托着这位七旬老人对雪域高原难以割舍的情怀。发生在他身上的“西藏故事”,延续了4...
  一位80岁的老人历时3年,在电脑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了36万字的著作。昨天,由北碚著名文史专家李萱华创作的《小陪都传奇———抗战北碚的文化大气象》一书的首发式暨抗战文化研讨会在北碚举行。老舍的儿子舒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