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研究人员认为,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病人的入睡和睡醒的时间,有很强的遗传因素。

  犹他州的研究人员确认一些人具有晚期睡眠期综合征(asps),其特点是早睡早醒。这种障碍常见于老年人(占老年人的1/3),但极少见于年轻人。这是首次将asps确定为遗传疾病(nature medicine1999年9月)。

  研究人员绘出了asps家族的发生率。他们发现,这种障碍虽然罕见,却比以往想象的多,并遵循着一个特定的遗传模式,表明是基因在有力地影响这种特征。此外,asps的发作要等到孩子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才出现,这就进一步证明,这种障碍并不完全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科研人员还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asps受试者的睡眠模式。并与6名睡—醒周期正常者进行比较。asps患者的入睡、睡醒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相等的出现比正常人提前4个小时。而asps受试者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正常人无差异。

  为了进一步揭示本病的身体表现,研究人员观察了1名69岁女性,当其处于无时钟或光线信号的封闭设施中时,她的昼夜节律钟(即身体自己的生物钟)的运行周期是23.3小时。正常受试者的生物钟周期是24小时或24.5小时。

相关阅读:

生气是百病之源 了解生气害处后你还敢生大气吗?
盘点一下自杀的前兆有哪些
21岁女孩8年拔光头发 竟是因为压力太大
行为和心理与遗传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要戒八个“过度”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