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理医生的小技巧 事半功倍

  看心理医生也有技巧,掌握一些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倾诉要有所节制

  人在激动时易失控,一肚子的烦恼和苦水恨不得全都倒出来,但是从时间上考虑,你的倾诉在10~30分钟即可。

  “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

  一些求医者存在种种顾虑,有的人说到一半时忽然又后悔了,改变了主题;有些人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说关键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与医生沟通。对医生的提问最好有问必答。使医生的分析、判断更准确。

  莫纠缠细节

  有些人生怕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经历与问题的发生、发展和现状,用大量时间讲述一件事的细节,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医生更关注你的思想观念及对问题的认识。对于事情的叙述,可大致讲一讲,然后等医生提问后再说。

  不要期望心理医生给你“决策”

  比如说离不离婚、与恋爱对象是否继续保持关系等问题,不少咨询者希望医生能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而心理医生的职业准则恰恰是避免这种不能完全负责的“硬性指导”。他们只能给你讲些观点和道理,解开你的“症结”,最后的“大主意”还得由你自己拿。

  不要希望一次咨询就“根治”

  解决心理问题往往要有一个过程,那种希望立竿见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与医生面谈不便,还可以电话交流。

  有关“性”的问题最好找同性别的医生

  尽管心理医生在诊治病人时有严格、严肃的科学态度,但涉及“性”的问题,同性之间说话更为方便和深入些。退一步说,如果找不到同性医生,向异性心理医生谈“性”的问题也是可以的,不必过分紧张。在医生眼里,患者的性别是无关紧要的。

相关阅读:

生气是百病之源 了解生气害处后你还敢生大气吗?
盘点一下自杀的前兆有哪些
21岁女孩8年拔光头发 竟是因为压力太大
行为和心理与遗传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要戒八个“过度”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