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身体瘦弱者,宜先练内养功,待体壮以后,再练站桩功、行功和各种动功。体胖者,宜用强壮功、站桩功、行功等;高血压者,可练松静功及内养功;胃肠病等消化系统疾患及肺结核等,可选内养功;神经衰弱、阳痿、遗精、早泄等,应选强壮功,配合保健功。总之,应根据中医诊断,分清自己的身体偏于阴、阳、寒、热、虚、实哪种状态。如吸为阳、呼为阴,调整呼吸时阴阳的长短,即可调阴阳。例如,阴虚有火的人,可吸短呼长,着意于呼气;阳虚有寒的人,可着意于吸气,吸气深长。阴生于静,阳生于动,调节动静也可调阴阳。如阴虚者以练静功为主,阳虚者,多练动功。意守也可以调节阴阳寒热,《文始真经》云:“气缘心生,犹如内想大火,久之觉热,内想大水,久之觉寒。”就是说可以用想象和暗示的方法来建立一个适合自己需要的寒热温凉的环境。
相关阅读:
不是人人都适合喝枸杞红枣茶
乌梅酒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酒有哪些养生的作用和效果
中药川芎 的功效 普及更多关于川芎的常识
胸部穴位 有哪些 五个“护乳穴”
文竹的作用有很多 你知道它的整形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