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可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㖞在点刺的穴位上,使之出血,留罐10~15分钟,然后牦罐起下.擦净血迹。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适应症】脑血栓形成而致的偏瘫。

  针罐法

  【取  穴】华佗夹脊穴(2~8胸椎、1~5腰椎旁开5分)。
  【操作法】取2~8胸椎、l~5腰椎旁开5分夹脊穴。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针头慢慢向椎体推刺,当有麻胀感觉时立即停止进针,将针退出。然后在针刺部位加拔火罐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5天。一般以5个疗程为限。

  【适应症】偏瘫。用本法观察治疗104例,基本治愈59例(56.7%),疗效显著19例(18.3%),好转24例(23.1%),无效2例, (1.9%),总有效率为98.1%。

  电钎罐法

  【取穴】冲门、髀关、膝关。

  【操作法】患者平卧,用28号2~3寸长毫针,常规消毒后.取上三穴直刺进针至穴位最深层。进针后用较大幅度捻转,此时拇食2指频繁张开,一捻一放如飞鸟展翅状反复数次,当针下出现疫、麻、胀,尤以如闪电状针感最佳。然后再取1寸长毫针直刺解溪穴。用g6805电疗机,取两组导线,沿着电神经走向及肌肉群组成的刺激线,分别用正负极一组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经抢救后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喁斜等后遗症一一即中风后遗症。相当于西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范畴。

  诊断要点:①气虚血滞:肢体偏废,偏枯不用,肢软无力,肌肤麻木不仁,面色萎黄,苔白舌淡有瘀斑,脉细而涩。⑦肝阳上亢: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头痛头晕,耳鸣面赤,舌红苔黄,脉弦有力。③风痰阻络:肢体麻木,言语蹇涩,苔白脉弦滑。④肾虚精亏:肢体不遂,音暗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苔白舌红,脉弦沉。

  一、火罐法

  【取。穴】肩髃、臂臑、曲池、阳池、秩边、环跳、阳陵泉、丘墟。

  【操作法】患者取舒适体位,上穴每次上下肢各选1~2穴,选大小适宜之火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将罐吸拔于所选穴位上,留罐10分钟。每日1次。亦可采用走罐法。

  【适应症】中风后遗症。

  二、刺络(刺血)拔罐法

  【取穴】①大椎、心俞、肝俞、脾俞。②神道、风门、膈俞。③肩贞环跳。

  【操作法】以上组穴,每次1组。先将所选穴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3下,然后把火罐用闪火法或贴棉法,将罐罩
在点刺的穴位上,使之出血,留罐 10~15分钟,然后牦罐起下.擦净血迹。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适应症】脑血栓形成而致的偏瘫。

  三、针罐法

  【取  穴】华佗夹脊穴(2~8胸椎、1~5腰椎旁开5分)。

  【操作法】取2~8胸椎、l~5腰椎旁开5分夹脊穴。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针头慢慢向椎体推刺,当有麻胀感觉时立即停止进针,将针退出。然后在针刺部位加拔火罐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5天。一般以5个疗程为限。

  【适应症】偏瘫。用本法观察治疗104例,基本治愈59例(56.7%),疗效显著19例(t8.3%),好转24例(23.1%),无效2例, (1.9%),总有效率为98.1%

  四、电针罐法

  【取穴】冲门、髀关、膝关。

  【操作法】患者平卧,用28号2—3寸长毫针,常规消毒后,取上三穴直刺进针至穴位最深层。进针后用较大幅度捻转,此时拇食2指频繁张开,一捻一放如飞鸟展翅状反复数次,当针下出现疫、麻、胀,尤以如闪电状针感最佳。然后再取1寸长毫针直刺解溪穴。用g6805电疗机,取两组导线,沿着电神经走向及肌肉群组成的刺激线,分别用正负极一组连接冲门、解溪;一组连接髀关、膝关。选择断续波段,频率刻度旋至18度,留针20分钟。取针后紧接取玻璃火罐3只,用闪火法分别将罐罩在冲门、髀关、膝关处。局部以针眼处出血或皮下出现环状瘀血团为最佳,留罐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适应症】脑血栓形成、脑溢血等引起的下肢偏瘫。用本法观察治疗53例,痊愈22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上无效。)

  五、赐福拔罐法

  【取  穴】肩骼、肩贞、中府、曲池、外关、大肠俞、、风市、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

  【操作法】依疼痛部位不同,选择上述不同的腧穴,罐可分别取直径为60毫米、50毫米、30毫米大中小3型。治疗前先在所选取的穴位周围涂湿,术者或患者自己用手捏拔罐的顶部,或将罐壁捏高,使罐体发生变形,使罐内顶部的特制永磁体贴聚或是浮在腧穴位置上。在拔罐过程中,为了增强拔罐的刺激作用,可不断轻轻按捏罐壁,可提高疗效。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多数病人1次即见效,如不见效者,可用循经走罐的方法,提高疗效。

  【适应症】中风病患肢痛。用本法观察54例,经3次治疗全部有效。其中痊愈34例,显效16例,有效4例。且治疗后肌力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注意】①治疗原则以局部取穴为主,辩证取穴为辅。对于较为顽固的疼痛,可采取走罐、闪罐、刺络拔罐等方法可提高疗效。②对疼痛时间短者,可当即止痛。对疼痛时间较长,则需多次治疗。  

相关阅读:

不是人人都适合喝枸杞红枣茶
乌梅酒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酒有哪些养生的作用和效果
中药川芎 的功效 普及更多关于川芎的常识
胸部穴位 有哪些 五个“护乳穴”
文竹的作用有很多 你知道它的整形方法吗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