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的临床应用
选穴的方法:
① 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病选胃穴。
② 按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因为肺主皮毛。
③ 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溃疡选交感。
④ 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目赤肿痛选耳尖穴。
操作方法
① 耳穴探查:可分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三种。 观察法:用肉眼在自然光线下,对耳郭由上而上,从内至外,直接观察耳穴部有无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水泡等阳性反应。 按压法:经初步诊断后,在病变的相应耳穴用探针、毫针柄或火柴棒等物,用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 电阻测定法:用特制的电子测定仪对耳穴皮肤电阻进行测定。当有疾病时,多数患者相应耳穴的电阻下降,皮肤导电量增高,故又称良导点。这种良导点可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
② 用75%的酒精或先用2%碘酒,然后以75%酒精脱碘。
③ 刺激方法: 毫针刺法:针刺时用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将药液注射在皮肤与软骨之间,使皮肤呈一小皮丘,每次注射药液0.1-0.3毫升。 埋针法:具体方法见皮肤针。压丸法:即用小颗粒状药物贴敷于耳穴表面的一种简易刺激法。(本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临床上多用王不留行籽,贴附在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每天患者可自行按压数次,3-5天复诊时按病情酌情增减或更换穴位。刺血法:用三棱针在耳穴处点刺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去瘀生新,镇静泄热,止痛的作用。耳穴刺激时,患者可有局部疼痛或胀痛,或有热感、酸麻感,或有循经感传及放射传导。
④ 留针: 毫针一般留针10-30分钟,痛症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歇捻针。
⑤ 出针: 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或再涂以碘酒或酒精,以防感染。
疗程: 急性病:每天1-2次。 慢性病:每日或隔日1次。8-12次为一疗程,间隔5-7天。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① 严密消毒,预防感染。
② 耳郭部针刺比较疼痛,注意预防晕针。
③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耳针。年老体弱、严重贫血、过度疲劳等情况慎用耳针。
④ 对扭伤或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郭充血发热时,嘱病人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加艾条等,可提高疗效。
相关阅读:
不是人人都适合喝枸杞红枣茶
乌梅酒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酒有哪些养生的作用和效果
中药川芎 的功效 普及更多关于川芎的常识
胸部穴位 有哪些 五个“护乳穴”
文竹的作用有很多 你知道它的整形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