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位红肿不愈警惕慢性病

  身体某处皮肤突然莫名其妙的瘙痒,相信不少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吧,背部就是常见的一个区域,背部出现痘痘红肿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不过你可千万不要把这个当成是一件小事,关键时候甚至可能会要命的,现在人们对于慢性病防治都是十分关心的,身体突然红肿,并且一直不愈合的话,小心这可能就是糖尿病症状了。

  身体突然红肿,并且一直不愈合的话,小心这可能就是糖尿病症状了

  半月前,张先生因为背痒,在家挠痒痒,结果抓破了皮肤。

  此后,伤口一直不愈合,创面不但扩大,红肿疼痛。近日,张先生因为怕冷、恶寒,忍受不住,无奈到医院看病。

  医生检查发现,张先生发烧了。背后的伤情更可怕,红肿面积有巴掌大,表面有多个脓头,像个“莲蓬”。

  这是典型的“背痈”,通常多见于抵抗力低下的中老年患者。张先生正值壮年,怎会得这个病?

  详细询问病情,张先生才想起来,自己10年前曾被诊断有糖尿病,但是一直没有治疗,也没有按要求服药。

  王子明又安排张先生查血糖,发现空腹血糖值高达13mmol/L,远高于正常范围的6.1,应当长期服药。

  经过住院降血糖、将病灶切开排脓,张先生的病逐渐好转。

  可惜的是,这位患者又“任性”了:没跟医生打招呼,也没拿药,自己出院回家了。有糖任性”不对,一定要正视病情、按要求治疗,多爱惜身体。

  糖尿病如今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对于已经患上这样的一种疾病的人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糖尿病患者生活起居的注意事项。

  不可贸然减药或停药

  QQ图片20150907092637

  夏季在户外时间增加,运动消耗热量增多,加上食欲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血糖水平较其他季节偏低,有的糖尿病患者便自行减药或停药;

  但这极可能致使血糖波动,加重病情,尤其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更不能贸然停药。最好的办法是经常监测血糖,让医生根据血糖值的高低,合理调整降糖药的种类和剂量,规律用药。

  坚持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脂质代谢和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胰岛素的消耗,有利于降低血糖和保持稳定。

  可在清晨或傍晚到户外运动,如步行、做操、游泳、打太极拳等。为了预防运动时出现低血糖,可随身带些水果糖或葡萄糖水。

  注重心理保健

  血糖水平的高低与情绪的好坏密切相关,夏季闷热的天气,易使人烦躁不安,情绪波动不稳,血糖就可能会居高不下,甚至使病情恶化。

  糖尿病人一定要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可以和友人在树荫下对弈、闲聊、听轻音乐、练书法、学绘画、参加其他活动等,都有助于放飞心灵。心静自然凉,血糖也就自然而然地下降。

  水果诱人莫贪吃

  尤其是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患者,更要管好嘴巴。血糖稳定的患者可在两餐间适量吃点含糖较低的水果。

  多喝水

  夏季天热出汗较多,如果限制喝水,机体丢失水分,很容易导致脱水。血液浓缩而变得黏稠,易引发尿路感染、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脑血栓形成、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等险情。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补足水分,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

  合理地吃好主食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少吃主食可防血糖升高。但这不仅容易出现低血糖,还会促使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引起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因此,要有规律地吃好三餐。

  注意卫生

  糖尿病人本身抵抗力较差,如吃了变馊的饭菜或不洁的生冷食物,很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急性胃肠炎,因呕吐、腹泻而脱水,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诱发高渗性昏迷。

  呵护好皮肤及双足

  防范外伤、烧烫伤、细菌和霉菌感染;皮肤被蚊虫叮咬后,千万不能用力搔抓,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可用风油精等止痒;

  用温水洗脚后及时擦干,保持脚趾间的皮肤干燥清洁;穿的鞋袜要宽松合适,吸湿透气,干爽洁净;有脚癣要及时治疗。

  预防糖尿病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散播健康教育,糖尿病的人群预防是病因预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

  教育对象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还着眼于以预防为目的的公共教育,使整个社会提高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第二种方法

  预防与控制肥胖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尤其是高血压肥胖者,减轻体重就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肥胖者应严格限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过分摄取。

  第三种方法

  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经常性的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第四种方法

  提倡膳食的平衡提倡膳食平衡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人。可用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取代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应该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人。

  血清胆固醇是饱和脂肪酸高水平摄人的标志。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且血清胆固醇高的人尤应注意避免饱和脂肪酸的摄人过多。

  2012912101743

  提倡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碳水化合物可占总热量的50%-60%,限制脂肪摄人到总热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

  第五种方法

  要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而这一疾病在早期的时候会有很多症状,其中皮肤就会有症状,下面为大家介绍糖尿病几种早期皮肤症状,供大家了解。

  皮肤疱疹

  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肤上会长水疱,里面有透明的浆液,多出现在手脚上。虽然水疱几周内就可愈合,但会反复出现。

  毛囊炎

  早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已经比正常人高,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发生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毛囊炎。

  皮肤上会出现痱子样的炎症。这些痱子样的小疙瘩里面有脓液,触摸时会痛,把脓液排出后会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毛囊周围炎,又叫做疖。

  感觉异常

  四肢的皮肤时有麻木灼热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盖被子的时候疼得更厉害。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有些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皮肤瘙痒

  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皮肤是细菌和真菌滋生之地,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女性患者主要是阴部瘙痒,挠抓伤了皮肤组织以后还会发生其他感染。

  出汗多

  由于糖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皮肤潮湿多汗,动不动就汗流浃背。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糖尿病是一种尚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是一组伴随糖代谢絮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对大多数患者而言控制病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控制饮食。

  坚持前当的治疗就可以了

  (1)预防蛋白质非酶糖化

  ①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仍是预防糖化、防治慢性并发症的一项极重要和有效的基础治疗。一般认为空腹血糖在7.77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以下,餐后2小时在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以内者极少发生血管并发症。

  ②维生素C,能降低糖化水平

  每口口服维生素C1克,3个月为1个疗程,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

  ③阿司匹林,可减少糖化水平

  从而防止白内障的形成。

  ④芦丁,有抑制糖化作用

  能有效地防止血管胶原糖化,降低微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

  (2)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

  ①水飞蓟宾,有较强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每口口服6片,治疗4周,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可改善,藉以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②中药,如甘草芍药、桂皮、苍术、黄芩甘甙有抑制醛糖还原酶之作用,可用于预防慢性并发症。

  (3)清除自由基过多产生

  ①维生素E,可清除血管壁的自由基,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382483480_1144145887

  ②维生素C,可与自由基直接反应,有助于预防高脂血症所致的动脉硬化。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合用,能预防胆结石形成。

  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OD是体内清除自由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用SOD后能预防和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④丹参注射液。疗效与 SOD相似。

  ⑤适当补硒。补硒是通过其抗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而减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及时血管壁的损伤,以预防和延缓血管病变的进展,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所有类型的糖尿病人都适合接受中医治疗,糖尿病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接受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能够很好地改善糖尿病人的主观症状。什么是主观症状?就是指患者自己觉得不舒服的症状。包括:口干、口渴、乏力、头晕等等症状。

  一般主观症状越突出的患者 ,中医治疗的效果就越好。通过吃了中药,可以使这些主观症状慢慢好转,而且这些症状越突出的,中医治疗效果越明显。

  而对于没有什么症状的糖友来说,用中医治疗,有没有 效果就很难判断了。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糖尿病是通过血糖等指标来诊断的,比如说血糖值达到十几的,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在控制血糖值方面,西药比中医有优势,有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多种有力武器,能运用多种方法把血糖值等控制至正常值;降糖药不行了,还有胰岛素可以上……

  总有办法能把血糖降到相对理想或者比较理想的范围以内,就算达到西医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了。只要能把血糖指标降下来,西医可以不管症状。

  而中医治疗糖尿病和西医治疗糖尿病在思路和角度方面是不同的。教授说道,中医讲究人的整体调理,所以中医的目标是改善症状,并通过中医的治疗使病人的并发症延缓发生或不发生。

  糖尿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它能够影响全身的各 个系统,比如神经、肌肉、脏器等等,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影响而引发糖尿病并发症,中医就能够很好地预防糖尿病的这些远期并发症,如眼病、神经的病变或者全身性的并发症等。

  “但这并不是说中医就只是针对症状,中医主要是针对全身调理,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结语:千万不要小看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可以说是一种疾病杀手,一旦患上糖尿病对于身体的危害将会是非常大的,上文综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相关事项,希望大家能够对此能有些了解,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绝对不能拖,否则出大事。


相关阅读:

阴虚体质者养生保健指南之滋阴
【妙招】夏天易招蚊虫叮咬 正确处理方法教会你
保健按摩 的方法有哪些 你知道吗
9种不良习惯正在危害你的健康 9种不良习惯解决方法
如何科学健身保健 带你正确认识健身保健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