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脚就热敷真的要有效吗

  家里常有“经验丰富”的老人让你用热毛巾敷,用热水泡。他们还会尊尊教诲地说:“我们也是听老人们这么说的,几十年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你也要听我们的。”

  记得有一次看一部香港电视剧,剧中主人公摔了一跤,扭伤了脚,脚肿了起来。然后就出现了一个“专家”来紧急处理,先是用药水擦,接着用热毛巾敷,然后迅速做按摩,扳了几下,咔擦一声,立刻显现神效,肿胀不见了,疼痛消失了,主人公立刻健步如飞了。

  今天我要说的是:这是明显违反科学的行为。文艺作品,剧情需要,为了煽情,编造了一些错误的知识,传播在民间,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今天要纠正这种错误观点,以正视听。急性损伤时正确的做法是:冷敷和加压包扎,切忌剧烈摩擦、按摩、热敷、红外理疗等治疗。

  笔者长期在专业运动队担任队医,对各类运动损伤比较熟悉。急性损伤不要热敷,而要选择冷敷。急性损伤,大多为软组织损伤。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出血,进行加压包扎和冷敷治疗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冷敷能够令血管收缩,这样损伤组织的出血就会相对减少,对后期的恢复比较有利。一般来说,急性损伤后我们遵循RICE原则:1、R:制动(REST);2、I:冷敷 (ICE) ;3、C:加压(COMPRESSION);4、E:抬高(ELEVATION) 。

  制动(REST) :制动主要是立即停止运动。制动可以控制肿胀,把出血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然后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处置过的患部固定住。伤后固定不仅可防止病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过早的活动患部,不仅会出现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使其机能损伤进一步加重,拖延日后的恢复。

  冷敷 (ICE) :冷敷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因为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时又可以减少机体组织坏疽的产生,在受伤后6小时内所产生的肿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侵透性变少,减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

  加压(COMPRESSION):加压包扎因物理压力压迫血管,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渗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加压包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浸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还可以使用毛巾及海绵橡胶做的垫子来进行加压包扎。

  抬高(ELEVATION):抬高是把患部提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压一样,抬高患部对减轻内出血也有作用。可以减少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促进和加快静脉、淋巴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有利于后期的恢复。

  一般来说,损伤六小时后破裂血管出现凝血,24小时后血管基本关闭,48小时后完全关闭(个别情况除外),此时不应该再进行冷敷,48小时后冷敷使得血管关闭,不利于将来的恢复。因此,伤后六小时内我们基本以加压包扎和冷敷为主,24小时以后可以辅以活血化瘀的中药外敷(不是热敷),理论上48小时以后可以进行热敷治疗。热敷能开放血管,有利于损伤修复。但有的人凝血较差,伤及的血管较大,过早热敷有再次致出血的危险。我在实际的临床中发现72小时后热敷以后再次出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我们一般把热敷治疗尽量向后推延。一般来说,一周后热敷治疗比较安全。

  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药药膏进行外敷,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起作用,能明显加快吸收,消除肿胀。淤血吸收得越快,后期的组织修复也就越快。


相关阅读:

夫妻和谐性生活指南手册
手心脚心发热 手心脚心发热吃什么调理好
感冒后咋办?试试这些“护鼻神器”
泡脚水里加3样宝 胜过吃人参
自来水烧开能喝吗 烧开水时都有哪些讲究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