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流感:换个思路 主动防疫

  又到了秋冬流感高发季节,再加上甲型h1n1 流感全球蔓延,防控流感形势严峻。打不打“甲流”疫苗成了焦点话题,但打了疫苗就进了“保险箱”吗?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建议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防疫——其实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健康防线,由内而外全方位提高防疫力,让流感无机可乘。

  流感正蔓延,中医来救驾

  自今年4 月份“甲流”爆发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发出预警,认为秋冬季很可能发生第二波疫情。他们预测“甲流”疫情将持续1~2 年,如防控不力,全球约1/3 人口可能感染。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会出现“甲流”和季节性流感同时流行的局面,两种流感病毒如果互相结合,将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入秋以来,全球流感疫情出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而我国也从单个、散发的病例逐渐变成聚集人群性爆发。除了注射疫苗,对付这种时疫蔓延中医有更多的优势。中医不局限于病毒本身,而是从疾病发生的外环境到人体内环境,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从源头阻击流感入侵。

  中医预防流感18招

  流感蔓延时,与西医针对某个病毒不同,中医从秋冬季的气候特点及人体的薄弱点入手,在外帮身体抵挡易致病的燥气,在内畅通经络保护身体的易感部位,同时巩固健康防线,提升自身抗病、修复损伤的能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将流感挡在身外。

  按摩增强抗病能力

  对穴位的刺激,可以使得体表的卫气更加活跃,起到很好的预防风寒感冒的作用。

  捏脊→壮阳

  方法:捏脊要互相做,这是一个冬日里你和他彼此关心的好机会。方法如下:自脊柱最下端沿正中线向上直到肩膀平行处,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交替捏,并提起脊柱正中两侧3 公分内的皮肤,从下向上移动捏提,反复3 次。

  原理:一次自下而上的捏提,经过了督脉(脊柱正中)和膀胱经脉(脊柱两侧)上的数十个重要穴位,对督脉的刺激可以激发体内阳气,使得寒气在体内没有容留之处。

  按揉穴位→强身

  方法:预防感冒的穴位有三个:足三里、关元、气海。睡前或是醒后,用几分钟按揉一下,就可以很好的激发体内卫气,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只要坚持按揉,即使感冒了,症状和病程也会相对轻一些。

  原理:这是比流感疫苗还牛的方法,因为它提供的是一个抗流感很全面的“疫苗”——强壮。在全身所有“在编”穴位中,这是三个具有强壮体质性质的要穴,足三里穴位置:在髌骨外下侧凹陷中,向下量四横指,然后向外移一横指处。

  关元穴位置:肚脐正中直下3 寸处。

  气海穴位置:肚脐正中直下1.5 寸处。

  6个最有效食疗方

  秋冬季流感大多由外界干燥的气候引发,燥气从口鼻入侵,一直到达肺脏,沿路器官都受波及,所以感冒发作时主要是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很多食物都有滋润的作用,可以帮身体润燥,相当于守护了感冒入侵的通道。

  山药糕→健脾

  原理:我们说过,体表有一层卫气防御外邪入侵,那么卫气如何得来呢?卫气由脾胃消化所生,也就是说,只有脾产生足够的气血能量,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体质弱、经常感冒的人尤其需要健脾。山药是一种补益脾胃的优质食品,山楂可以健胃、消食,这两种食物结合充分实现了调理脾胃、益精补气的目的。

  方法:将两根山药去皮、蒸熟后,碾成山药泥,然后加适量白砂糖,用擀面杖擀成一个方型的山药饼,在上面放一条山楂糕,用山药饼卷成筒包住山楂糕,最后切成小段即可。

  蜂蜜柚子茶→润肠

  原理:中医看来,肺和大肠互为表里,彼此的情况互相影响,肠道中的废物需要肺气向下运行才能排出,肠道中产生的津液则主要供应给肺脏。所以肠道的润滑、通畅可以强健肺的功能,从而预防感冒,蜂蜜和柚子是润肠的最佳搭档。

  方法:柚子最好选择胡柚,维生素c含量高,蜂蜜选香味较淡的,可以突出柚子的果香味。将柚子皮薄薄地剥下(不要白瓤),切成细丝,柚子肉用搅拌机粉碎,加入清水和冰糖熬至黏稠,晾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就做好了。想喝时盛2 ~ 3 勺,用温水冲兑。超市也有售现成的柚子茶,不过自己做的别有风味。

  川贝炖鸭梨→润肺

  原理: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体内缺乏足够的津液,外界燥气容易入侵而引发感冒。梨的性质偏凉,多汁,被历代医学家认为是润肺燥的佳品,川贝可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秋冬季经常吃这道小甜食是最好的防治秋燥感冒的方法之一。

  方法:梨洗净,从上部分切下梨盖,再用勺子把梨核挖掉,梨中加入川贝(中药店可以买到)、冰糖,盖上梨盖,把梨放在大碗里,加水到半个梨的程度,然后放入锅里炖至梨变成透明色即可。

  橘皮萝卜汤→芳香驱浊

  原理:中医认为肺是一个空腔的脏器,里面不停的进出着气体,如果秽浊的气过多,就容易感冒。萝卜、姜、香菜、橘皮都是芳香开窍的食物,可以驱除浊气,降低感冒的发生几率。方法: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食用。

  姜蜜茶→养阴

  原理:鲜姜是具有辛辣味道的温性食品,有中等强度的散寒发汗作用,经常服用可以使体内的“卫气”处于激发活跃状态,起到较好的御寒作用。蜂蜜有养阴润燥的功效,防止秋冬季节的燥气入侵而感冒。二者结合,姜的辛辣有发散作用,可以帮助蜂蜜的滋润到达肌肤,而蜂蜜的甘味滋润可以改善鲜姜的辛辣,共同起到辛温润燥预防感冒的作用。

  方法 :鲜姜3 片、蜂蜜1 汤匙(建议选择紫云英蜜、槐花蜜、荆花蜜),开水冲泡饮用。

  乌豆鲫鱼汤→滋润全身

  原理:这道汤中,乌豆有养血补虚的作用,花生能调和脾虚胃弱,陈皮可以驱寒健胃、化痰止咳,最主要的是鱼的滋润功能。中医认为鱼类生活在水中,因而具有水的润性,可以滋润全身,预防秋冬季干燥带来的感冒。

  方法:鲫鱼1条去鳞洗净后,加泡过的乌豆2两、花生2两和陈皮1片,慢火煲1小时即可。

  从头到脚,严防 6大经络脆弱点

  人体中的气血沿经络运行,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是因为经络不通、气血阻滞引起。经络通畅,体内气血充足,尤其是濡养保护好6 个流感易侵袭部位,才能严防死守,抵御外界病毒入侵。

  每晚用木梳梳发

  方法:每天用木梳梳理头发,20~30 次。梳理时,用适当力度将梳齿压着头皮滑行,效果会更好。原理:感冒初起时,头部症状最先出现。用木梳梳理头发可以使头部经脉内的气血流动增强,风寒难以入侵。因桃木具有较佳的驱风属性,所以木梳材质以桃木为上,檀木次之。

  外出前揉迎香穴

  方法:两手食指的指腹分别放在迎香穴上,沿唇沟方向擦各30 次,同时按揉鼻梁,每天1 ~ 2 次。

  原理:感冒发作于呼吸道,“鼻窍”作为呼吸关就是预防感冒的战略要地,揉迎香穴在大多时候甚至比口罩更有防御效果。揉迎香穴时,鼻周气血运行加速,局部温度因气血增多而增加,这可以使呼吸道抵抗寒气的能力增强。

  在寒风里保暖颈部

  方法:用略厚一些的围巾系在颈部,或者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拿颈部,范围是下颌到锁骨正中的这条直线,每次拿捏5 遍,每天1~2 次。

  原理:有相当部分的人感冒先从嗓子开始,因为咽喉是很多重要经脉的必经之路,受寒风吹袭最容易受累。颈部保暖了,就可以防止寒邪侵入,而且按揉颈部也能使经脉中气血充盛,而增强咽部的抗寒能力。

  随时搓搓手臂

  方法:具体说来,是搓手臂前臂的拇指一侧,两只手臂交替进行。

  原理:手臂的拇指侧有两条重要的经脉在行走,分别是内侧的肺经和外侧的大肠经。感冒的发生由同这两个脏器有很密切的关系, 反复的搓动可以加快经脉内的气血运行,从而增加气血在体表的“巡逻时间”,有效降低感冒发生的几率。

  每天跳绳

  方法:刚开始跳绳时,最好采用循序渐进法,第一天跳30 下左右,然后逐渐增加。

  原理:贯通我们身体背部有一条经脉,是人体最长的“足太阳膀胱经”,高至头顶,低至足小趾,因为它的辖区太长,是秋冬寒性感冒的首要攻击区域,所以感冒后会出现头痛、腰痛的症状。跳绳可以运动到这条经脉循行的大多数部位,促使经脉内气血运行加速,抵御寒冷引发的感冒。

  临睡前足浴

  方法: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水中可以加几粒八角茴香、一小把红花。

  原理:双足上的穴位有66 个,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经络和血脉畅通,激发细胞活力,提升身体的防病、祛病指数。当身上微微发热出汗时,我们就已经对风寒感冒产生了有利的防御。

  4个小习惯,轻松提高免疫力

  中医方法讲究从日常生活中调养,帮助人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让机体自己组织力量去消灭敌人,这样我们预防流感的能力才会大大提高。

  每天一碗枸杞百合粥

  方法:百合、枸杞、粳米一起熬成粥,每天早餐趁热喝。原理:枸杞、百合有补益体内的阴液和强健肺气的作用,大米也有健肺的作用,很多中医健肺名方中都有大米的身影,用大米熬粥增强了枸杞和百合补肺润肺的功效,粥的热力有发散的作用,使得补到肺内的阴性物质在热力的影响下,迅速被发散到体表,边补边散,身体从内到外都增强了抵抗寒冷的能力。

  现在开始用冷水洗脸

  方法: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刚开始会觉得凉,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后,也可以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而适当的提高水温。原理:在冷水的刺激下,我们的身体会产生较快的抵御寒冷的保护机制,秋冬季外出时,第一个感受到寒风的部位是脸和口鼻,明显的温差会让我们被风寒感冒“秒杀”。经常用冷水洗脸,可以帮助口鼻适应突然的寒冷,从而提高免疫力。

  每天睡足7 小时

  方法:晚上23 点到早6 点,要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原理:中医认为体表有“卫气”保证身体免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犯,而“卫气”通过睡眠可以得到充养或修复,因此足够的睡眠可以保证充足的“卫气”,帮助我们抵抗寒冷。

  这个秋冬睡菊花枕头

  方法:杭菊花300g 包成小包,放在枕套内封口后即可。

  原理:因为菊花具有疏散风寒的作用,中医历来把菊花作为防止感冒的常用药品,中医的温病学派甚至认为菊花是首选药。睡眠时,菊花内的有效芳香成分包绕着头部,那些与感冒有关的经脉和穴位都可以受益,寒气和邪风也就无从下手。

相关阅读:

夫妻和谐性生活指南手册
手心脚心发热 手心脚心发热吃什么调理好
感冒后咋办?试试这些“护鼻神器”
泡脚水里加3样宝 胜过吃人参
自来水烧开能喝吗 烧开水时都有哪些讲究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