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不当维生素变“危生素” 补多少算过量

    ■ 新闻背景

    去年3月,丹麦研究人员首先抛出了维生素有害健康论,称长期服用维生素将提高服用者的死亡率。而最近,这一说法又有了支持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哈佛男性健康观察》中指出,一些研究认为,过量服用某些维生素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如维生素e被认为与肺癌有关。
 
        此外,服用多种维生素对健康成年人是无效的,甚至可能有害。

    维生素需不需要补

    从全国营养调查数据看,我国居民维生素a摄入不足且缺乏情况严重,平均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60%。3~12岁儿童维a缺乏率为9.3%。 维生素b2平均摄入量也不到推荐摄入量的70%,这种状况近三十年来没有大的改变。维生素b1摄入量也存在不足,维c摄入量呈下降趋势。山东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告诉记者,我国这一维生素缺乏现状是与长期以来大家的烹饪习惯密不可分的。中国人大多爱吃带馅儿的事物,为了包起来方便,人们常常会把馅里的菜汁挤掉,这样做会使维生素损失70%以上。中国人炒菜不仅喜欢大火,而且喜欢炒后再焖,据测算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炒后再焖,菜里的维生c将损失59%。烹调时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例如炖菜、砂锅等,蔬菜中维生素c会大量破坏。另外,大家喜欢吃菜但很少有人喜欢喝菜汤,这被认为不雅的行为,其实烧菜时,大部分维生素溶解在菜汤里。

    除了我国普遍存在的烹饪习惯造成维生素的流失以外,现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也造成个体的维生素的缺失。杜主任告诉记者,连续对着电脑工作3小时以上,视神经细胞就会缺乏维生素a,因为它与视网膜感光直接相关;酒精要在体内正常代谢,必须有足量的维生素b参与,因此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供应不足;烟雾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会大量耗损维生素c,如果被动吸烟,维生素c的损耗量更大。另外,吃药也会干扰维生素的吸收:服用避孕药时阻碍了人体对维生素b6、b12、叶酸及维生素c的吸收,阿司匹林则会使排出体外的维生素c较正常量增加3倍,大把的维生素c补充剂会“赶跑”体内的叶酸,感冒药及止痛剂会降低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

    维生素补多少算过量

    近年来,维生素补充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复合维生素片、维生素泡腾片等等各种新式的维生素补充剂层出不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公共营养室主任张兵提出,由于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人确实无法从食物中获取适量营养素,这种情况下可以以保健品和药物形式适当补充。但是量的问题应当谨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同时要考虑各种维生素摄入的平衡。一般人认为,维生素是人体的营养素多吃有益无害,甚至也有不少医生对病人说,维生素是“太平”药。其实,“是药三分毒”,药品和毒品之间是没有绝对差别的。就拿鱼肝油来说,一般人当作“营养品”、“补品”,其中所含的维生素ad酿成多起触目惊心的事故。20世纪70年代,北京儿童医院收治一名4岁儿童,其食欲不振、多尿、多汗、多饮、癫痫发作和发育滞后。经检查发现,该患儿是维生素a过量,最终因无法医治而死亡。由此可见,不按实际需要和规定剂量使用维生素,“补药”也能成为“毒药”,“营养品”也就变成了“毒品”。

    据了解,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可损伤人体器官。例如超过正常剂量很多倍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出血并形成尿路结石。脂溶性即脂肪溶解的维生素则不能乱补,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量来补。如果脂溶性的维生素补充过量,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d就容易引起体内的中毒反应。杜主任告诉记者,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a,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眼睛发炎、皮肤瘙痒、厌食、恶心、呕吐、肌肉疼痛乏力等;维生素e过量使用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维生素e大剂量长期服用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眩晕、视力模糊等,妇女可引起月经过多或闭经。孕妇补充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副作用。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导致流产,服用维生素e过多会使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过多的维生素d则会导致胎儿的大动脉和牙齿发育出现问题。

    药补,还是食补

    有一个时期,韩国家长给孩子补充维生素流行。一位韩国营养学会教授通过长期调查发现,家长只需要给孩子多吃有营养的食品,维生素摄入就提高了两到五倍,通过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来补充营养的,维生素摄入反而不如食补。这一调查的公布,使得韩国医生、消费者对如何补充维生素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做到不缺不补,即便一定要补也是推崇食补。韩国人对于维生素补充意识趋于理性化,这是我国消费者值得借鉴的。

    据介绍,维生素按用途可分为治疗用维生素和营养补充用维生素两大类。治疗用维生素按缺乏症进行选择,按需治疗,缺什么补什么,如治疗夜盲症可补充维生素a;脚气病可补充维生素b1等。而营养补充用维生素主要应用于饮食不平衡的人群,现在市场上的维生素类药品、保健品、食品更多的是此类维生素。一些商家把眼光投向营养补充用维生素产品,通过广告宣传把消费者领入一个补充维生素的误区,认为这些维生素片、胶囊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而专家指出:想通过维生素片来达到人体所需维生素的“黄金量”是很难的。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要素,一般不能在人体内合成,主要是从膳食中获取。因此专家提醒人们,可以根据膳食宝塔,注意日常生活的饮食营养均衡,纠正偏食、挑食习惯,每日保证足够量的蔬菜、水果、肉、蛋等营养物质,这样全面均衡饮食可以不必额外补充维生素。杜主任介绍说,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的米、面、杂粮等多种谷物,以提供b族维生素;每天应吃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以提供维生素c、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每天应吃150~200克鱼、虾、肉、蛋类,以提供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每天应饮鲜奶250~500克,吃豆类及豆制品50~100克,以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维生素e等;每天食用不超过25克的植物油,可提供维生素e。杜主任还强调,蔬菜和水果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一般来说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色水果含维生素比较丰富。另外,对于一些工作节奏快,长时间使用电脑,加班熬夜,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年轻白领来说,补充维生素也要以膳食摄入为主,营养剂补充为辅为原则,选择一些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作为零食。

    ■ 相关链 接

    维生素的食物禁忌

    噪维生素a:服用维生素a时需忌酒。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转化为视黄醛,而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视黄醛的生成,严重影响视循环和男性精子的生成功能。

    噪维生素ad:服用维生素ad时忌粥。粥又称米汤,含脂肪氧化酶,能溶解和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维生素ad和维生素d流失。

    噪维生素b1:蛤蜊和鱼类中含有一种能破坏维生素b1的硫胺类物质,因此服用维生素b1时应忌食鱼类和蛤蜊。

    噪维生素2:高纤维类食物可增加肠蠕动,并加快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从而降低维生素b2的吸收率;高脂肪膳食会提高维生素b2的需要量,从而加重维生素b2的缺乏。因此,服用维生素b2时应忌食高脂肪食物和高纤维类食物。

    噪维生素b6:食物中的硼元素与人体内的消化液相遇后,若再与维生素b6结合,就会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维生素b6的吸收和利用。因此,服用维生素b6时应忌食含硼食物。一般含硼丰富的食物有黄瓜、胡萝卜、茄子等。

 

相关阅读:

芒果的营养价值 揭示吃芒果好处多多
怎么用玉米须减肥 玉米须泡水喝的功效
奇异果的营养价值 奇异果的作用与功效
像日本人一样健康长寿?多吃这五种食物
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常吃小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