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如何引起的?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但与下列两类因素有关:

    (1)促溃疡因素

    主要指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增高,破坏胃和十二指肠粘膜,胃蛋白酶消化胃和十二指肠粘膜,这两种因素都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攻击因子。

    (2) 粘膜保护因素

    胃和十二指肠内面有一层稠厚的粘液层,粘液厚度约为上皮细胞的10~20倍,这个粘液层将胃酸和胃粘膜隔断开,胃酸向胃壁方向渗透的速度较慢;胃和十二指肠粘膜能分泌hco3-,使邻近粘膜的粘液层呈碱性,所以能中和胃酸的渗透,起到保护粘膜的作用。有些因素,如缺氧、缺血及某些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等能破坏粘液层的保护作用。

    正常情况下,促溃疡因素与粘膜保护因素维持平衡,不会引起溃疡病。在某些情况下,促溃疡因子加强了,或粘膜保护因素减弱了,两类因素失去平衡,就会发生溃疡。近些年来,医学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定居在胃窦部,它是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攻击因子,是溃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另外,消化性溃疡与遗传有关,约25%~50%的溃疡病人有家族史。消化性溃疡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精神刺激有密切关系。吸烟人群易患溃疡病,因为尼古丁能引起内脏血管收缩、胃酸分泌增加、螺旋杆菌毒素增强。小儿虽不吸烟,但被动吸烟的危害也不能低估。

相关阅读:

它一出现,你就变老!
学懂按摩也可有效防治早泄 防治早泄可以按摩
足底按摩养生又保健 它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吗
熬夜后如何恢复 快来看这5招
各种薯类的不同养生作用 常吃薯类食品好处多多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