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饮食禁忌1.严格控制盐的摄入。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而钠在人体内具有“水化”组织的作用,体内的钠和氯大部分都是从尿中排出的。而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高会引起体内大量水分的潴留,造成患儿全身水...
气温持续攀升,炎热的夏天来到了。很多高血压患者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认为冬季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夏季血管扩张,血压就会相对降下来,高血压引发的症状就会有所减轻。但专家说这是个误区,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千万不可放松...
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严重时出现烦躁、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因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
高血压病大多依靠家庭护理,这对于患者来说比较方便灵活,但是,也很容易出现以下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
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疾病之一,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通过有效地护理而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性,仅靠住院和门诊治疗来有效控制血压...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注意有无脑病的前驱症状。
2.观察尿量及外周血管灌注情况,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3.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
【导语】:人体内肺、肝、肾、肠、胃等重要器官,如果能健康工作,可以起到清除体内“垃圾”、净化血液的作用;可是一旦“脏”了,就会导致各种病症。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辆汽车,那么肺就像汽车引擎,让人体通过呼吸...
规律并且正确的饮食,对于控制血压有着很大的帮助。高血压患者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下为例句的高血压的一日饮食食谱: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馒头(面粉25克)。
午餐:清蒸鱼(鲫鱼100克),素炒油菜(油(油食品)菜200克),米...
高血压一般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成人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kpa(95mmhg)为高血压。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
75岁的孙大爷十多年来低压一直在65mmhg、高压在160mmhg左右波动。他听人说,老年人高压在这个水平问题不大,所以,他一直没有服药,直到有一天,由于脑梗发作,住进了医院。
医生告诉他,这全是由于他平常血压高引起的。
...
高血压尽管是慢性病,但也会遇到紧急情况。发生危急情况时,要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或999)到医院看急诊。在院前可以用已经掌握的急救方法自我救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掌握紧急情况下的一些简单、必要的自救方法。...
经常服用降压药、抗癫痫药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果一咬东西牙齿就出血,很可能患有牙龈增生,而致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每天必吃的降压药、抗癫痫药等。
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病科主任王勤涛指出,药物性牙龈增生没有任何...
科学的安排用药时间,对于药效的发挥,治疗的效果是绝对有积极意义的。有时不仅能提高疗效,还会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等几所世界着名大学的研究表明,对于某些疾病,比如关节炎、癌症和哮喘来说,要...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这是古人早已得出的良训。经常转动脚腕子,并按摩踝部至脚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压、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的作用。
从脚腕至脚底,是保健养生的一个‘重镇要区’。”“脚踝以下分布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一般在妊娠24周后发生。多见于初产妇、多胎妊娠和羊水过多或者贫血的孕妇以及原有糖尿病、慢性肾炎或高血压的孕妇。表现为...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高血压死亡原因中居首位。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现将护理措施总结介...
老年人高血压常常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故做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护理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⒈ 正确测量血压:应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测量部位固定于一则肢体,通常选右上臂...
高血压症是高级神经功能和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高血压病人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或者只有头昏、耳鸣、乏力、失眠、健忘等轻微症状。许多患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病。疾病在隐匿过程中发展,只...
所谓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均衡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胸开朗等。实际上,这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减轻体重
过多的体内脂肪堆积是促发高血压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超重10%以上的高血压病...
人的血压过高,将引起心脏过重负担,血管过度“磨损”,以及新陈代谢等一系列变化,从而带来严重的合并症。因此,人们一旦发现血压超过正常值,就设法将过高的血压降下来。近年来,药源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