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装癖 男人迷恋伪装数千年

  早在数千年前,屈原就在《涉江》中写到“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对于那些在设计上略带夸张出位的服装,很多男人由于世俗的眼光或不易搭配等诸多问题而选择了放弃。但仍旧有一部分人,抛开了传统服装的枷锁,他们更愿意用旁人眼中的奇装异服来展现自己的个性。

  哈雷服 叛逆是一种释放

  重型摩托,轰鸣的排气声,皮衣、骷髅,这一切并不是反社会的代名词。虽然身着硬朗的哈雷服,但哈雷车主们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哈雷车和哈雷服装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个性的表达及释放。

  哈雷服是酷文化的代表

  对哈雷迷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哈雷摩托车仅仅是一个开始,郭峰也是这样。2006年,他花了18万元在北京哈雷公司订购了自己的第一辆哈雷摩托车,之后又花了同样的价钱改装。此后,他又配备了一套专门的服饰,印有图案的皮夹克、富有弹性的紧身皮裤、皮靴、皮带、头巾、帽子。将这些东西全部弄妥当了,对每一个新的哈雷车主来说,更像是脱胎换骨的一个仪式。从此便可以信马由缰,在都市中驰骋。

  郭峰对自己的第一件哈雷服装印象很深,那是一件斜拉链的皮夹克,后背有哈雷巨大的logo。他对那件衣服喜爱有加,这让他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哈雷的衣服都是别的品牌没有的,”他说道,“任何爱好的衣服都不可能像哈雷服这么酷,这种出位的感觉正是玩哈雷的人所追求的,张扬无忌,大胆展示自己。”

  在哈雷车主的世界里,哈雷最大的乐趣是动手改装,哈雷服也一样。在哈雷圈里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哈雷”。与改装机车需要更多专业知识不同的是,改装哈雷服更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早是在衣服上别安全别针,现在最主流的是自己打铆钉,只要是能体现金属质感和原始工业感的东西,都会尽可能地放在衣服上。我曾经见到有个会员把自己的摩托车头盔改造成了古罗马战士的头盔护具,前面是尖的,在头顶上还有个莫西干头式的装饰,真是太酷了。”

  在郭峰看来,哈雷服既是他们骑车时的制服,又是生活中无法比拟的时装,他说:“其实现在很多时装中都有哈雷服的影子,比如皮衣上袖口的拉链,就是为了在骑行中避风用的。”哈雷的文化是崇尚原始,哈雷皮衣厚重而粗糙的皮革质感,粗犷的哈雷皮靴都是这种文化在身上的延续。“穿这些衣服上街,虽然有时候比较另类,但是这正是一种释放,让自己能活得更加自我。在哈雷的文化中奉行你喜欢什么就去追求什么,不用以世俗的眼光来束缚自己。”

  奇装异服下的江湖义气

  在郭峰的哈雷圈里,他是骑行的领队,每个周末都会组织会员们骑行出游。虽然这些会员在出游时都是奇装异服,个性张扬,但他们在骑行时却是最守规矩的,大大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在郭峰的描述中,骑哈雷出行更像是一次有组织的军事部队演习。“哈雷不飚车,是编队骑行,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安全手势。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有个性,但都非常守规矩,在骑行时永远保持两个人前后错开、车速一致。在这时候身边穿哈雷服的人就像兄弟般亲切,因为安全手势要依靠每个人传递下去。”在国内,玩哈雷的人都会称自己为帮,彼此之间弥漫着一股超越在哥们义气之上的江湖道义,在没有骑哈雷车的情况下,服装就成了相互识别的暗号。

  哈雷有一个文化传统,只要从正规渠道购入哈雷车的车主,哈雷公司就会为其颁发印有“h.o.g”(哈雷车主会)标识的服装及饰品,这些服饰是一种身份的证明,也是在异国他乡打开哈雷世界大门的钥匙。

相关阅读:

穿越雷区—男士香水的使用禁忌
西装+短裤 职场男的短打搭配
秋冬男士领带的时尚配搭
领带,男人服饰的窗口
斜条纹领带打造专业感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