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里的阴影,男人的夜生活

  夏天是属于女人的吗?不是,夏天是属于男人的。

  夏天里,男人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街头巷尾,饭店茶座,无论高中低档,大都红红火火,不回家的男人身影随处可见。

  男人像是黑色夏夜里的一条鱼,他们在餐桌上、洗浴城里、生意场中,灯红酒绿之间游弋,而且颇为享受这种生活,游刃有余。

  男人不管事业如何,爱情如何,总有不爱回家的毛病。成功的男士被人簇拥,不成功的男人想簇拥成功男人。男人自有一套生存哲学,他们崇尚酒肉关系,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交情心中留,办公室谈不成的事儿,就去酒桌上澡堂子里解决,平时是上下级关系,酒杯里或者脱光了衣服就是赤裸裸相对,称兄道弟。

  男人把这叫做混社会,而不回家是男人混得是否开的绝对检验标准。

  看一个男人成功与否,就要看他是否有饭局,没有饭局的男人不是男人,总是有饭局的男人又招女人恨。

  古往今来,男人都是不恋家的动物,即使在农村,男人也要串门儿,吃饭的时候,端着一碗饭东家转转西家跑跑。女人对男人不回家的态度从埋怨开始变得接受,男人从最初的内疚开始逐步成为自然,不回家的男人几乎充斥着这个性别群体的全部。无论他们是否结婚,都已然在心安理得享受着自己独处的那个空间,这里有友情、放纵、自由、前途诸多因素。

  有这样一段顺口溜:下班就回家的男人是穷鬼;晚上9点回家的男人是酒鬼;12点回家的男人是色鬼;凌晨2点回家的男人是赌鬼;整夜不回家的男人是活闹鬼。

  身为女人,谁也不想嫁给穷鬼,但是也不想找一个其他的“鬼”。不回家的男人,让人恨;回家的男人,让人气。回与不回,都是一个家的疮,难以愈合,时而复发。

  时代因素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或许还有印象,那时中国有一类人,他们拥有丰富的学识,他们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戴着厚厚的眼镜钻研在各种高尖端的知识技术中,几乎没有朋友,没有社交,他们就是知识分子,而就是这类人在那个年代被冠以“臭老九”的称号, “八娼九儒十丐”, 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算是第九等人,这类人不被人认知,被当做异类,这种男人被排除在正常男人圈外。在家的男人反而成为一种另类,被人冷眼看待。

  或许80后的人们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在他们小时候,总会看到骑单车的父母每日奔跑在家和单位这两点一线间,那个时候,作为男人的父亲也不例外,按时上下班似乎就是全部生活的表现,没有过多娱乐环境,最多也是逢年过节走走亲戚,串串门。那时没有竞争压力,男人女人都生活在计划经济的社会,每日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

  时光飞逝,已然来到21世纪,现在的男人,无论如何也回不到父辈那个年代的生活。当代男人,没有几个人愿意安于淡薄,所谓大隐隐于市,都是见鬼,男人巴不得大闹于市。从前的知识分子男人,在当代玩得更花哨,他们不但要不回家,还要在外面吃出文化,玩出水平。

  为了事业

  男人有时候喜欢忙碌,宁可忙得回不了家,也不愿终日闲得除了回家无处可去。一位男性朋友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这辈子男人要认识四种人,医生、警察、教师和高官,如若天天窝在家里,去哪里结识这些人?医生解决看病就医难的问题;警察解决社会问题,摆平你所不能摆平的;教师庇护孩子;高官解决仕途问题。一个成功的男人要做到去哪里办事都有熟人。”或者刻意,或者无奈,男人不在外何来认识这些人?

  如果说男人哪天不再为“最近比较忙”而烦恼,就一定会唱起“最近比较烦”。也许女娲从开始造人起就给了男人多于女人的那根肋骨,让他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和天生爱动的性格。使他们不断寻找新鲜、捕捉机会,被社会更广泛地需要、接受和认同。拥有朋友,拥有地位,拥有金钱,又要拥有他们眼中的自由。背后有个贤内助,外面要有自己的一片天。然而他们或者无奈,或者情愿地在享受这片自由天空。

  在这个竞争激烈而又充满机会的时代,任何有抱负的人都可以尽情施展,越来越少的人甘为“心远地自偏”的无名之仕了。作为男人,如果要成绩,如果要地位,如果要不断满足父母、老婆、孩子的要求,就得走出去,更尽心竭力地将触角伸展到每一个蕴藏着机会和灵感的角落,只争朝夕,苦苦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因为时代不同,就要顺应潮流。

  家不是港湾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在他的杂文系列《堡垒集》中写道:“社会是一个战场,家庭则是一个堡垒。一个男人每天都要走出堡垒,和社会作战,受打击,受折磨,以及受种种痛苦,回到自己的巢穴,伏地喘息,伸舌舐创,以便明天继续再斗。如果这堡垒巢穴是温暖的,谁不愿回去乎?而有些男人竟不回去,其中的道理便太大。”

  到底什么能负载男人心里的世界和女人眼里的等待?男人下班为什么不回家?问起周围的男士,未婚男人说,家中无老婆,不免有些寂寞,回家还能干什么?现在不享受单身自由更待何时?已婚男人说,家里有太太,唠叨得心烦,回家早了要干活,还不如在单位享受免费冷气的自在。其实,这不过是调侃罢了,男人下班不回家的理由,并非都是因为遣散情感生活的琐碎。为了朋友,为了工作,逃避婚姻,逃避家务,思来想去,男人不回家的理由永远围绕这个主题。

  天性爱玩

  现在的世界变了,这是一个很灿烂的世界,一切都耀眼缤纷。可是作为给女人提供哭泣的肩膀的男人,随着世界越来越物化,没有多少东西还被认真地珍惜着,好男越来越少。质朴、实在、老实的男人会变成女人冷眼的目标,正所谓男不坏,女不爱。男人身上的油滑、老道,和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是习染的需求。男人本来就有爱玩儿爱动的天性,当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男人发挥其玩世的态度时,男人们自然就发挥得淋漓尽致。男人们喜欢那种不受约束、在外面游荡、呼风唤雨、畅快的感觉。不回家的欲望会越来越膨胀,如果不加以约束,男人就会如脱缰的野马,再也难以驯服。

  禁区里游戏人生

  守在家中的那个女人面对男人不回家,慢慢会产生猜测,开始有了疑虑,最多的也不过是怕男人“家花不如野花香”的思想,现在确实有这么一种男人,打着应酬的旗号,出入色情场所。他们所谓的不回家,其实是不把家当做家,事业小有起色就包二奶,找情人,在婚外恋的情感旋涡中不能自拔,终日夜不归宿的男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在情感的禁区里游戏人生,万事需有度,当情感与事业混为一谈,道德在夜色中沦陷的时候,不回家的概念又将重新定位。

  还有一部分男人,他们是一群很微妙的男人,他们既不需要事业,也不想游戏人生,也不吃饭应酬,更不会背叛感情。下班之后,他们往往在办公室里,或者找一个安静无人打搅的地方静坐,或者就是无所事事,自己也不知道去哪。但是,无论在外面多么无聊,他们还是没有早早回家的打算。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男人,没人能说清楚他们为什么不恋家,那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暗示。他们不回家的借口,往往是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

  男人不回家更多的是拼搏,是压力,是对成功的渴望。不回家的男人需要理解,不回家的男人需要关怀。好男儿志在四方,兼顾着家和事业, 男人其实不容易。回与不回,对男人女人来说都是两难的境地。女人可以把握一个准则:该放手的时候一定放手,该收手的时候一定要力挽狂澜。

  男人的夜生活

  如果白天是工作的开始,夜晚就是生活的开始。晚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听着音乐,喝着美酒,敞开心扉,一天工作的疲劳和压力都烟消云散。

  曾在网上看到过一项调查,对男人下班后“晚回家、不回家”这一水涨船高的社会现象,有个网站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1000位被调查的男同胞中,100%的人都有过“晚餐不在家里吃”的经历;45%的人有过一周之内2至3天晚回家或不回家的历史,还有22%的人,开创过1个月之内,7至15天在外面忙于应酬夜半方归的新纪录。这样一组数据已经极能说明问题,那么不回家的男人究竟去了哪里?夜,究竟是用什么吸引力诱惑走了男人? 看看下班不回家的男人都在干什么?

  镜头一:餐桌上的政治生涯

  在中国有种现象,平日里办公室解决不了的问题,拉到酒摊上,几杯小酒下肚,再陌生的人便开始称兄道弟,几句动情话,几杯恭敬酒,上级与下级瞬间被放平在一个水平线,领导一高兴,男人升官了,工资涨高了;客户一乐活,定单签下了,任务完成了,前途无量了。于是高级饭店成了男人不可不去的地方了。

  镜头二:地摊边的兄弟感情

  冬天吃火锅,夏天吃烧烤,路边地摊的生意总是出奇的好,想约三两好友凑在一起,控诉老板的刻薄,传授驭下的手段,“股市最近又涨了吧?”“东区又推出了新楼盘”,“现在正在忙什么?也许这个项目大家可以合作”……在这里,信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容量在传递着,突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兄弟感情近了,朋友越来越多了,万事就会多个途径了。男人的感情通常是在酒摊上建立的,为了朋友,不回家值得!

  镜头三:深夜办公室里加班

  生活中,背负重压的男人犹如流行歌曲中唱的那样“我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没房子时盼房子,有了房子盼车子,男人只能马不停蹄,加班到深夜,只为银行卡上的那个数字不断累计,可以买房买车,可以满足这个物质社会的随时袭来的奢侈要求。加班加点的男人越来越多,繁忙的工作使他们经常忘记了下班时间。当一天的工作结束,伸伸懒腰,看看窗外,深夜的办公室灯火辉煌。又是一个不眠夜。男人似乎生来就在为事业而存在。

  镜头四:洗浴中心里的轻松

  下班之后,已是浑身酸痛,一天工作的疲惫已经不想开口说话,洗浴中心已成为男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并不为洗去浑身的尘土,只希望自己的心可以在水中得到放松,朦胧的雾气中,大脑可以暂时空白。抛开事业家庭的负担享受沐浴时的宁静。走出洗浴中心,深出一口气,从头到脚轻松许多。心情好一切都好。

  镜头五:娱乐场所里的放纵

  男人也有压力,男人也有脆弱时,和老婆不能说,她会惶恐的感觉家中的天要塌掉,和同事说也不行,看透了事业场上的尔虞我诈,说出来只怕会被人当笑话。酒吧、ktv、慢摇吧更多的是男人的身影,这里可以放纵,可以大声喊叫,暂时忘记那些烦恼,发泄出心中的怒气,委屈和怨气。接下来的事情才能更好面对。

  镜头六:情感游戏中的诱惑

  现在流行一句话:一个男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作为雄性动物的男人天生就有征服欲,和一个女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时间久了,就产生了审美疲劳,那个最初的至爱已被柴米油盐模糊的失去了光彩。于是下个女人出来了,她最初不需要男人的承诺,她温柔的像男人肚中的蛔虫,男人开始迷失在情感的旋涡,夹击在自责与快感中放纵,面对流言飞语,面对老婆的猜疑,男人开始夜夜不归。只为暂时逃避那份沉重的责任。 在追求新鲜刺激的背后是传统道德的沦丧。

  镜头七:夜校中补充知识

  在生活的旋涡里挣扎了几年,忽然发现肚子里的墨水几乎用光了,后悔自己曾经蹉跎了岁月,于是下班后,放下了公文包又背上了书包,回到夜晚的校园,补充能量,补充新知,繁忙并快乐着。

  说到底,多数人都是没有太大的文化艺术方面的爱好,所以不能把闲余时间用来阅读,学一种乐器,下下棋,画点画,无法以此文雅方式作为消遣,最终还是要嘻嘻哈哈过日子,随大潮。

  男人逐渐爱酒吧

  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逼无奈,下了班的男人还真忙。看着逐渐繁荣起来的娱乐服务行业,不禁会想,究竟是娱乐服务业为不回家男人提供了场所,还是不回家男人激发了此类行业的逐步壮大?

  在郑州,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当华灯初上,酒吧、ktv、迪吧就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作为夜生活的主要人群不回家的男人们,他们泡吧的意义,休闲尚在其次,社交才是目的。数量庞大的夜行动物们常年娱乐场所的密集地里游荡,一个酒吧就是一个圈子。走进一个酒吧,这里聚集的都是70年代的人,酒吧主要是以鸡尾酒为主题;另一个酒吧是搞文学的名人常去;还有一个酒吧是搞电影的还有年轻导演们在谈论电影“汽车酒吧”、“足球酒吧”、“艺术家酒吧”……酒吧几乎成了郑州夜生活的名片。文化渗透在方寸间,不回家的男人在这里交流各自圈内的文化,烟、酒、女人,甚至一夜情都可以摆上台面。这是一座欲望的城市,他的白天安静,夜晚却骚动而充满诱惑——权利、金钱,还有荷尔蒙。

  酒吧人眼里的男人

  郭文嘉是郑州一家酒吧的调酒师,来他这里消费的人群90%是男性,更多的是回头客,随着人们下班时间的到来他们也开始开门营业。在夜店界一直有句话:酒吧就是客人休闲娱乐,洽谈商务,享受饮料的场所,他们尽最大努力为客人提供条件。

  其实郭文嘉白天也是有自己的工作,在一家职业学校做调酒老师,由于自己喜爱调酒这行,下班后就兼职做了酒吧的调酒师,忙完白天的工作,每晚7点到凌晨2点便是郭在酒吧的工作时间。

  来这里的客人大多都是娱乐的。周末不上班的时候,一些男人就会约几个哥们儿在酒吧坐坐,喝点酒,一直到深夜。平时下班后一些男人也会被朋友从家里叫出来到酒吧喝几杯。在这里他们可以谈天说地,交流感情,得到暂时的放松。郭文嘉说,在日本,男人下班后都不回家,几个同事一起去酒吧喝喝酒,聊聊天,一直到很晚。下了班就回家的男人在日本人眼里是没本事的象征。

  从事酒吧工作这么多年,郭文嘉发现来酒吧的还是男的多。一群人坐在那喝着酒聊着天感觉很自在,很随意。一些男人喜欢单独去酒吧,有的是忙了一天了,想自己清净一下;还有的是想认识一些女孩,虽然他或许已经结婚了,但还是想出来结交一些异性。

  女人也会来酒吧,但一般都是跟着男的来的。单独来的并不多。在奥运会开幕式的那天晚上,就有一个女人在郭文嘉的酒吧独自坐了很长时间。郭说这样的女人要么是有烦心事,来这里买醉,要么就是想认识一些男人。

  郭文嘉从事调酒行业已经9年了。他说每个城市泡吧的人就是那么多固定的数。一些人喜欢慢摇吧,一些四五十岁的人喜欢演艺吧,各取所爱。像这种比较幽雅有品味的酒吧,留学生,外国人和常客来的比较多。作为一个调酒师,为了扩大酒吧的客户群,锁定回头客,当客人坐在吧台上喝酒时,郭文嘉要主动和客人交流,为客人做最好的服务。

  在商家眼中以商业角度来说,对于下班不回家的男人他们肯定是欢迎的,他们是在为不回家的男人提供足以安静或者放松的场所,他们了解不回家人群的心理,为了朋友,为了事业,为了情感,使他们来到这里。作为经营者,他们尽心尽力支持着不回家的男人。他们眼中男人的压力大了就要去释放,而他们正是提供释放压力的一个场所。

相关阅读:

宅男的这些特征你有吗?
男人“行房”后有难言之隐?或是正常现象,别让肾虚背锅
男性喝红糖水的5个惊人功效
男人性事:自慰大调查
男性生殖器以多长为好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