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的“批判与再造”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 王效金

<p style='line-height: 150%'>  古井要打破传统、落后、封闭、狭隘的观念,走向现代化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批判与再造,改造自我,改造客户,改造企业。
     <strong>共同理想
  </strong>我们要再造什么?再造的目的何在?这是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
  十八年来,我一直在为古井,为全体员工构筑一个共同的理想和梦想。这个理想与梦想,其中一部分是承袭传统,用办“共产主义小组”的办法来经营企业。另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传统美德,即重伦理,重道德,而轻规则、轻制度。应该说,这些理想与梦想都是对的,是必须坚持的,但是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联系实际、脚踏实地的话,就会失之于宽泛与空泛,就不能化作行动的力量。结果,这一套理念与方法在初期还可以,越到后来越吃力,并引发了古井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
  现在我们拥有的共同理想与梦想是什么?是打造百年老店,推动古井的可持续发展,是承认并实现我们所有员工的合理利益,实现企业的价值与员工的价值,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批判与再造,其目的正在于此,是实现这个理想与梦想的重要基石。
  当前古井提出行为判定的标准问题,就是以“合理利益”来衡量一切,来判定行为的是非、善恶。这个标准的三句话,即“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努力工作,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诚信劳动,人人都为自己的合理利益而行使监督权和约束权”,这就是新时期我们判定行为标准的最低的底限,或者说基本的准则,基本的要求。
  这个标准建立起了抽象的理想、道德和具体的人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回归到人本身,是对人性的充分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是对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学原则的高度认同及体现。
   <strong>必须开放
  </strong>今后解决发展的问题,古井必须突出一个核心——开放,用开放推动改革,用改革推动发展。
  十八年来我在古井的最大失误,就是忽视开放、对开放着力不够。对于“改革”,古井十多年来一直在倡导,在反复地讲,反复地说,反复地探索与实践。但是同时,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开放,短缺了一条腿。
  由于开放不够,古井这些年变得封闭、狭隘了。用人视野不宽,内部竞争机制不健全、法治化的规则、制度体系还很不完善。近年来我一直在提古井的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实际上要达到民主化,开放的心胸、开放的制度是一个必要前提,没有开放,民主将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要推动古井的进一步开放,民主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
  围绕发展,要解决古井的开放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必须破除思想观念上的封闭、狭隘问题。去年古井对效忠思想、大家庭观念的批判,还仅仅是个开始。现在想来我就感到可笑,难道早来古井几年的人,就会比后来者具有更高的敬业精神吗?多数员工包括我,都是后来加入古井的,难道敬业精神就必定不高吗?我们要学习职业经理人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视职业如生命,忠于职业而不是忠于企业、忠于某个单位的敬业精神。只有拥有更加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心态、我们才能延揽四海人才,广招天下贤士,未来的古井才会更富有生机、活力和竞争力。
  其次,必须破除用人上的封闭、狭隘问题。十多年来,“用好土生土长的干部”,“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些落后观念一直制约着古井的发展!虽然在当时它们有效,也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员工的长期塑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古井要成为一个大公司,用人上必须实现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的职责不在于培养人才,而在于发现人才。好的人才,更多的时候本来就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拔出来的!从一百人中选拔的人才,与一千人、一万人中选拔出来的相比,肯定大有差距。
  这些年不少企业一直沿用培养“接班人”的方法培养人,但结果呢?事与愿违,导致一些企业动荡不安,也有一些企业走向衰败衰亡。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实际上,这种培养事业接班人的方法,就是一种扩大的家族意识,是一种封建落后的观念!从本质上说,这些国有企业与某些家族式企业是一样,是放大的家族企业。
  古井对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它不仅是一个用人上的缺口,更是一个思想观念的缺口,是传统、封闭制度上的一个缺口!唯有继续破除封闭,打破狭隘的观念,进一步全面开放,古井才能真正走向良性循环,彻底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第三,要更加开放,我们必须订出行为的最低标准与较高标准。“三个人人”就是我们古井员工的最低标准。承认与尊重这个标准,就是实事求是,是回归现实,回归人性,回归本原,是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充分理解与高度认同。我们要在内部营造宽松氛围,极大调动员工诚信劳动、努力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对于企业团队核心人物的要求与行为标准,还必须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是追求远大理想的“大私”,而不是挣得眼前利益的“小私”。或者像我以前讲的那样,是无为而为,不争而争,不胜而胜,不私而私,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与要求,可算是行为的最高标准。
  我们要坚定依靠大多数寻求“合理利益”的群体,坚决破除体制弊端,推动产权制度变革,这是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古井长期、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大保证。
  要使未来的古井充满活力与竞争力,我们必须更加开放;要推动古井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入,我们必须开放!
  开放,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气魄,一种方法,一种理念与制度。
    <strong>新型文化
   </strong>在古井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制度、规则的形式,来内化、固化古井的新型文化。
  我曾说过,古井未来的文化必将是一种复合型的具有“杂交”优势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它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中国传统的,而是中西合璧式的。这正如治病,西医也好,中医也好,中、西医结合更好,只要有效,能保证人的健康就好,所以只要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发展,无论什么样的方法与文化都是需要的。
  同时要注意,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必须借助制度、规则的形式,贯彻“合理利益”的标准,体现人性化的要求,逐步推进与完成。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古井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掉一切束缚古井发展的方式方法,坚决清理一切影响古井发展的制度与规则,这个任务非常重。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古井由权力主体向利益主体转型,古井市场化、民主化、法冶化日益深化与成熟的过程。
  建立一种符合人性、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体现经济学原理的好制度,是未来古井致胜的根本。当古井全部的制度、规则体系,已经把我们的理想、理念、人生追求等完整体现,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执行,日渐形成一种习惯力量之时,我们的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就日臻完善,企业的再造就基本完成了。
   <strong>回归本原
  </strong>目前开展的古井批判与再造活动,倒不如说是对我个人的批判与再造。纠正古井的错误,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纠正我个人的错误。
  譬如别人说的古井对我的“过分依赖”,要完全校正这个现象,就只有依靠制度、规则体系的完善,依靠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这个进程我们正在大力推行!
  这两年,古井的产品在返朴归真,古井人的思想、行为也在返朴归真,回归本原,回归到人本身,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地告别虚幻,告别神话,从虚无缥缈中走出来,从圣坛上走下来,我们才能踏在一块更加坚实的土地上,扎扎实实,稳步建设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 <p style='line-height: 150%'> 


作者:王效金
来源:《中国经济快讯周刊》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