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ERP与纵横集成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新一代erp的横向集成特性是构建“现代集成制造”和“信息化的大制造”环境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从而使得erp成为“现代集成制造”和“信息化的大制造”环境中各环节信息系统的连接器和纽带。

<p style='line-height: 150%'>    企业上erp系统实际上是将信息、业务、人等进行有机集成。通过集成,使得流程得以疏通,效率得以提高,内部的各项管理控制程序(如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预算与控制、质量计划与控制、资源计划与控制等)得以真正贯彻。管理软件系统的技术焦点是集成,简单单一的系统容易实现,复杂系统需要解决系统内部之间、内外部之间的集成。随着应用环境的不同,需要解决异构系统间的集成,解决分布计算环境下的集成,解决业务层面上的业务逻辑集成等。erp是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结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随着管理思想、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新需求的提出,作为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erp也在不断发展。
    erp产品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erp的基本功能,实现基本应用;第二阶段,提升erp内核的功能和性能,使其具有系统级、模块级、组件级等的柔性,实现提高级的应用;第三阶段,提升erp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吞吐能力和系统协同能力,提高系统与外界纵向协作系统、横向协作系统的协同工作和应用互动,实现灵活应用。超前一些的erp开发商已将纵向系统的工具集等纳入到erp纵向体系中。
    除了系统基本功能特征和基本性能特征(可重构性、可剪裁性、可配置性、系统柔性、可集成性等)外,新一代erp新在哪里?从集成面看,一方面要实现erp系统自身内部之间、erp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横向集成;另一方面,要实现管理思想到企业管理的实现链的集成。前者就是横向集成,后者就是纵向集成。 <p style='line-height: 150%'>    1、纵向集成 <p style='line-height: 150%'>    纵向集成的目的是解决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管理系统之间的应用互动。方法是用工具集(建模工具、模型库管理工具、模型分析工具、配置工具、报表工具和组件库管理工具等)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与erp软件系统的基于结构化表达的紧密连接,并作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应用到企业实际管理事务中去的技术实现途径。如图所示。
    (1)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形成。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企业现代管理的成功经验,总结并提取适合中国国情的erp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时形成管理模式库和管理方法库,覆盖典型行业、典型制造模式,并包含一些特殊和专用的管理方法;此外,还包括管理者从自身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将这些方法、思想及其提取的特征用结构化语言来进行描述和管理。这部分工作借助企业建模工具、模型库管理工具。
    (2)形成企业个性化参考模型。基于管理模式库和方法库,结合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管理需求,形成适合根据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管理需求的个性化参考模型。这部分工作借助模型库管理工具、版本管理工具等。
    (3)形成企业个性化erp软件。以组件库为基础,以个性化参考模型为驱动,将个性化参考模型转换为组件配置方案,从而形成企业个性化erp软件,同时配置生成企业个性化的界面和报表。这部分工作借助组件库管理工具、转换工具、配置工具、报表定制工具等。
    (4)形成企业管理系统。在企业个性化erp软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企业基础数据、明确员工工作岗位、贯彻岗位工作职责、开展员工业务培训以及各项业务相继上线运行,从而使erp软件、企业数据、人员、事务相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企业管理系统。这部分的工作借助项目实施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工具等。 <p style='line-height: 150%'>  <p style='line-height: 150%'>
 
    新一代erp的纵向集成特性是实现企业快速实施erp、发展中使用erp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它使得erp产品真正成为管理者的工具,成为可以不断适应管理需求变化的柔性工具。
   
    2、横向集成 <p style='line-height: 150%'>    横向集成主要实现erp与其他功能分系统(如pdm、scm、crm、ec、oa、plm等)之间的集成。根据集成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数据共享型、业务交接型、消息传递型、复合型等,许多集成属于复合型。例如erp与oa的许多集成点属于数据共享型;erp与供应链管理、分销管理系统的许多集成点属于业务交接型;erp与pdm之间的集成具有复合型特点等。
    新一代erp要求能够支持多种形式的集成,包括:
    中间文件;
    中间数据库;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xml流;
    api调用;
    ole调用;
    直接数据访问;
    数据交换服务器;
    中间件等。
    软件系统间集成的关键为三大要素:统一的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连贯的边界业务流程、相容的安全认证机制。其中数据交换规范是横向集成的核心,通过定义各典型集成点的数据交换规范,将使集成变得简单明了。例如在erp与crm/scm系统的集成中,其主要业务信息交换内容包括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购销意向信息、采购定单信息、购销交互信息、过程执行信息等。
    新一代erp的横向集成特性是构建“现代集成制造”和“信息化的大制造”环境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从而使得erp成为“现代集成制造”和“信息化的大制造”环境中各环节信息系统的连接器和纽带。
   
    3、纵横集成的技术基础 <p style='line-height: 150%'>    纵横集成的实现主要基于组件技术、标准化技术、架构平台技术、任务库管理技术、组件库管理技术、企业建模技术等。
    组件技术成就了新一代erp系统的可重构、可剪裁和可配置功能。随着dcom/com+、corba和javabean这些组件技术的相继发展和在应用系统中的灵活运用,也使得新一代erp系统能够实现异构环境、分布计算环境、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
    架构平台技术在应用系统层面上进行了进一步更细更专业的服务层细分,使得erp系统的底层结构更加稳固,整体性能更加完善。如将纵横集成服务交给i/o服务器层完成等。
    企业建模技术和任务库管理技术使得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结构化描述和可视化管理成为现实,方便了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有效积累,从而成为新一代erp纵向集成的前站。
    标准化技术是实现纵横集成的核心。它使得纵向集成的各个层级各工具之间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递,使得横向集成的各系统之间实现准确有效的数据交换和业务衔接。从集成的角度看,新一代erp的标准化技术主要从数据交换规范角度加以开发和利用,本质上要从语义层加以统一,形式上要从交换数据元、交换信息表、交换信息格式、交换规范使用方法、交换信息格式样例等角度加以规定。
    金思维新一代erp系统在erp内核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规范的横向集成思路;提出了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技术实现途径,形成了从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思想逐渐演变成企业管理系统的实现链,即从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形成和提出-->形成企业个性化参考模型――>形成企业个性化erp软件――>最终形成企业管理系统。从而实现erp系统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思想级融合和软件产品级融合。
    金思维新一代erp的纵向集成特性是实现企业快速实施erp和发展中使用erp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其横向集成特性是构建“现代集成制造”和“信息化的大制造”环境的技术基础和产品基础。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金思维公司已储备了丰富的组件技术、标准化技术、架构平台技术、任务库管理技术、组件库管理技术、企业建模技术等的研究基础、开发基础和成功应用基础。
    
   

作者:杨建青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