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有关专家认为制造业在中国加入wto后30-40年内仍然是需要大力发展的,仍然是中国具有现实竞争力的产业。这对广大苦于四处打单的erp厂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意味着未来又将会有一批制造业厂家纷纷加入到上erp的热潮来。但请注意,制造业erp,ie先行了吗?
<p style='line-height: 150%'> 据权威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增长,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80%以上的比重。在一些行业中,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有关专家认为制造业在中国加入wto后30-40年内仍然是需要大力发展的,仍然是中国具有现实竞争力的产业。这对广大苦于四处打单的erp厂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意味着未来又将会有一批制造业厂家纷纷加入到上erp的热潮来。但请注意,制造业erp,ie先行了吗?
<p style='line-height: 150%'> ie为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英文缩写。工业工程是研究、组织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使用包括人、机器、材料、信息及能源等基础因素来进行制造过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综合制造和服务系统的计划、设计、执行及管理,来确定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日程安排及成本的控制。工业工程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工业工程包括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人因工程、质量控制、生产排程等基础工业工程研究。当前大力宣传的bpr、scm、jit等概念都属于现代工业工程的学科研究范畴。
<p style='line-height: 150%'> 单靠erp难促企业“大跃进”
<p style='line-height: 150%'> 据了解,目前我国70%的企业连工业工程中的动作分析、作业研究都弄不清楚,基本的生产物耗降不下来、操作效率无法提高,如何来谈erp?透视erp的热潮,炒作的成分还是很多的。有时表面上好像是企业的要求,其实最后的结果是那些对erp的内涵并不十分了解的企业领导的误解。目前国内做erp的公司,绝大部分是从it、软件行业转型的,缺乏行业的专业经验。如机械、化工、采矿、制药等等,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行业专家的咨询,erp的成功率不会很高。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现代工业工程理念的咨询顾问即ie专才,基本功没打好,erp实施最多成为一套代替手工劳动的mis系统,根本不能全面整合企业的生产流程。所以,现在上erp当中的模块,最容易上的是财务,其次是分销,至于制造模块,很多公司只是勉强为之,实际效果并不太好。
<p style='line-height: 150%'> 制造业的erp对基础数据的准确度要求很高。像工时定额这种数值的得出,如果没有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难以做到准确。还有提前期的制定,很多公司都还是手工输入。企业整体效能提高的过程应为:基础工业工程(ie)——业务流程再造(bpr)——制造资源计划(mrp2)——企业资源计划(erp)。基础工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台湾引进工业工程理念近二十年才大幅提高产业生产效能,我国企业仅靠erp公司中的it技术专家,用一年的时间甚至近几个月的改造,就想实现企业的“大跃进”?应该给“高烧”的erp降降温了。至少应当让工业工程的理念更加深入企业。
<p style='line-height: 150%'> 没有ie,erp瘸腿
<p style='line-height: 150%'> 目前erp至少在三个方面需要ie进行基础方面的支撑:(1)实施erp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节拍、工艺路线、工时定额、各种物料的期量标准、物料表(bom)的编码规则、代用件的代用规则等;(2)实施erp的管理环境,如生产的均衡性、设备的可靠性、人员的素质,以及供应商的配合程度等;(3)erp自身的作业流程。
<p style='line-height: 150%'> 这里可以举一个知名家电企业运行erp的实例。该企业1999-2000年上马erp后,生产极不正常。erp的运行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是由于经常性的停线,造成计划达成率低;二是由于erp的数据维护程序、人员、频率等实施细节跟不上,造成erp与实际生产脱节。比如:某天,生产科下达了在1#线(erp的某一个工作中心)生产空调1000台的作业计划,但是在向现场搬运物料的过程中,发现某一种物料(假设是蜗壳)发生短缺,此时完成装配721台。由于蜗壳容积率低,价值也低,通常是由供应商直接送到现场的,有时由于以前生产变更的原因,工厂也会有一些该型号蜗壳的存货。从理论上看,装配计划能够下达的前提是库存的该型号蜗壳足够完成1000台产品的装配。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谁出了错?”
<p style='line-height: 150%'> 我们可以有多种假设,这些假设基本上分为三类:即(1)物理库存量是不正确的;(2)信息库存量是不正确的;(3)两者都是不正确的。上述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归因到“现场定置管理”、“现场目视管理”、“多工厂管理”、“供应商管理”、“检验科外检程序”、“仓库管理”、“物流管理”、“信息与信息系统管理”等不同的方面。无论哪方面,都是ie不到位造成的。
<p style='line-height: 150%'> 目前国外及我国台湾erp公司的资深顾问一般都有ie背景。我国台湾应该是erp应用比较成熟的地区,经过在电子制造业近十几年的应用,当地业内人士对erp的认识要比内地深刻得多。台湾erp专家朱文斌的观点就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制造业 erp 原本就是基础工业工程、成本会计、信息管理的系统整合,基础工业工程更是制造业和商业进销存最大的差异所在。成本会计(ca)和基础工业工程(ie)才是erp的“根本”,而it工程则是把这些根本发扬光大的工具,没有经过ca和ie最佳化的erp,只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玩偶,没有经过it最佳化的erp,则是拖累电子商务并让所有最终用户痛苦不堪的信息系统 。
<p style='line-height: 150%'> 莫让erp成为应用的泡沫
<p style='line-height: 150%'> 当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在大搞企业信息化的同时,我们有没有真正抓一下企业的基础工业化,也就是到底有没有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理念对我们广大的科学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进行认真的工业化改造?目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个口号可以说是被曲解了。政府已认识到这点,中央有关领导在7月26日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在现实工作中,要切实防止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问题,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刮风’,要坚决杜绝借机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因此,我们搞信息化的同时,不应该也不能够放松对企业工业化的改造,因为只有全面实施基础工业工程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才可以避免erp的高失败率。erp软件的数据都是来自企业的各个车间、生产科室,没有动作分析、作业研究,标准工时就不准确;没有生产排程,各种计划产生大量冗余,各种技术标准、数据失真,基础数据不真实,最终erp的实施就会应验那句名言,“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仍是垃圾”。因此,想上erp的企业,最好先进行生产管理咨询与分析,看看自己的工业工程基础如何?中小型企业从基础ie做起,逐步实现信息化;大型企业也要先做前期甲方咨询,审慎上erp。面对erp,不要疯狂。曾经的网络泡沫,淹没了多少企业?erp不要再成应用的泡沫!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