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投资季度报告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考验,然而中国经济并没有停下发展的步子。第二季度的创业投资活动虽然从数量上来看有所下降,但这只是短期的和局部性的。中国创投业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时期,其未来的发展空间无限广阔

    ·季度评论·中国创投业处于上升期     无论是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还是对于中国的创投业,2003年的第二个季度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非典疫情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也使中国的创业投资出现了短暂的下挫。     创投总量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为9.9%,这是自从1995年以来最快的季度增长率;但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却下降到6.7%,成为从1992年以来最低的季度增长率。     中国的创投业也有着类似的遭遇。根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的季度调查,今年第一季度共有19家创投机构对38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金额高达2.4亿美元,约等同于2002年上半年的投资总额;在今年第二季度,虽然共有21家创投机构对共28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但投资金额总量仅为1.33亿美元,与第一季度的投资金额相比,下降了44.6%。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有力的措施,将非典疫情控制在了泛珠江地区、京广线北端的泛渤海部分地区之内,并在6月底以前,基本消除了疫情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虽然非典使得中国的服务业、尤其是旅游和零售业受到沉重打击,但其负面影响只是局部的,主要是对国内需求的影响。非典之后,中国经济将迎来恢复性增长。     非典产生局部影响     非典之于中国创投业的影响又如何呢?清科创投研究中心的调研结论显示,非典虽然使中国创投的投资总量遭遇了大幅下滑,但其负面影响仅仅是一种外部振荡,主要表现是延缓或终止了各种商务活动,这种负面影响同样是短期的和局部的。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京、广东等疫情最重的地区的创投活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疫情较轻的其他地区的创投活动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投资数量来看,山东以共计8家企业成功融资名列第一。从投资金额来看,上海位居榜首,主要部分来自分众传媒(focus media)获得的软银中国的4000万美元的投资。北京、广东两大严重疫情地区均有2家企业成功融资,仍然显示了较大的创投活力。     就投资机构类型而言,由于外资创投机构主要集中在非典最为严重的北京、广东等地区,因而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虽然在这些地区的本土创投机构的投资活动同样受到严重束缚,但分布在其他地区的众多本土创投机构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少。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外资创投机构受非典负面影响远甚于本土创投机构。     关于非典对创投机构的影响,清科创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所有的外资创投机构都表示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而在本土创投机构中,只有约六成的创投机构认为仅有负面影响或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而近三成的创投机构认为几乎没有影响,近一成的创投机构认为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从投资数据来看,本土创投机构投资了21家企业,已知投资金额4293万美元,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45.3%;外资创投机构投资了7家企业,已知投资金额8970万美元,与上季度相比减少了52%。显然,与第一季度的投资表现相比,本土创投在第二季度大有改观,外资创投则未能延续第一季度的活跃。外资创投机构投资总量的下滑的直接导因是非典的消极影响。     外资机构依然活跃     不过,非典的负面影响也就止于此。透过本期最大的投资案例,我们发现其投资均来自大型外资创投机构。本期最大的投资案例是软银中国对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focus media)4000万美元的投资;排在第二位的投资案例是凯雷集团和3i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00万美元的投资;排在第三位的则是以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为首,指南基金、汇丰银行基金和法国nbp投资基金共同参与的对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的大额投资。与第一季度相比,投资规模虽然略有减小,但三大案例均是超过千万美元的大额投资。除此之外,投资的行业从集中于通讯、电信产业,扩展到了服务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由此可以看出,外资创投机构对在中国的投资信心并未受到非典影响,其投资视野也在向通讯、电信以外的行业不断扩展。     投资产业较为分散     由于受非典冲击较重的主要行业并不是创投所关注的行业,因此本期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征基本上没有受到非典的影响。相对于第一季度的投资集中于电信产业,第二季度投资的产业较分散,主要分布于服务行业、新能源、电信、传统产业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外资创投机构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新能源、电信和半导体产业。本土创投机构的投资则分布于传统产业、生物/医药产业、it、环保、机电光电和电信等领域,其中以传统产业和生物/医药为主。     就投资阶段而言,与第一季度相比,本期投资主要集中在前期投资(包括初创期和成长期)。从已知投资金额的项目来看,初创期的投资占投资总量的35%,成长期占投资总量的46%。     尽管非典肆虐,但第二季度资金募集活动较上季度略有起色。5家本土创投机构新募集资金共计9018万美元,募集资金额度远大于第一季度。在投资退出方面,第二季度的情形与上季度基本相似,共有m&a案例1例、ipo案例1例、股权转让案例2例,退出案例仍旧屈指可数。不能不指出的是,退出活动的过少与投资活动的活跃之间已出现了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创投业的发展。     宏观环境仍有制约     在宏观环境方面,本季度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作为《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的配套税收政策,《通知》对创投企业的各项税收问题作出了明确,但是并未在业界普遍关心的降低外资创投企业的税率这一焦点问题上出现松动。因此,这项新近颁布的针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法规,在刺激外资创投的投资积极性上还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如何及时、有步骤地制定和出台真正让外资创投享受到实惠的相关税收政策,是有关部门应该严肃考虑的下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非典并未给中国创投业带来沉重的打击,除去非典的消极影响,中国创投业无疑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时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退出、创投法规等关键性、制度性问题没有解决。只有把这些瓶颈性问题尽快解决,中国的创投业才能真正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到那个时候,中国创投业真正的春天也就到来了。(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     ·案例分析· 软银中国投资分众传媒门对门     软银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主要通过两个基金来运作,其一是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其二是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软银亚洲4000万美元投资盛大网络所造成的喧嚣还未完全平静,近期又传来了软银中国千万级美元投资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focus media)的消息。同时,媒体投资以及分众传媒的概念也因这项投资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从大众传媒到分众传媒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商家都开始了从大众行销到分众行销的转变。市场被不断细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同时目标客户群体也越来越细化。     但是,正当越来越多的商家能够越来越准确地针对目标消费者的特征进行营销的时候,却发现传统的电视、平面、户外等媒体无法经济有效的向目标消费者传递品牌和产品的信息:分众行销和大众传媒之间出现了深刻的矛盾。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很多公司的管理层认为大量的广告预算被浪费在了非目标人群中;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分众媒体发现了自己崛起的机会。而focus media正是这样一家经营分众传媒的公司。     精确制导的媒体炸弹     2003年1月,在上海传媒界引起极大轰动的高级商务楼宇液晶电视广告联播网宣告诞生,上海70多个高级商务写字楼和著名商厦的电梯等候厅和电梯内都被装上了外形时尚的17英寸液晶电视,滚动播放精制优美的高端品牌广告。这个媒体炸弹的缔造者正是focus media。     从第一印象上来看,这张广告联播网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日常出入这些写字楼和高级商厦的大都是企业管理者和高薪的白领阶层,高端的品牌广告在这里找到了准确命中目标受众的最佳渠道;同时,普遍存在的避免与陌生人在电梯间里尴尬面对的心理也使广告内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使电视广告联播网的主动收视几率增大。     从更专业的观点来看,数字自然更能说明问题。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所作的调查,作为每天收视人数50余万的一个媒体,这张电视广告联播网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每天5%左右收视率的电视节目。对于普通的目标受众而言,在这张电视广告联播网上投放广告的千人成本基本与传统的电视台相当。但是,如果目标受众的月收入确定在3000元以上,其千人成本将是传统电视媒体的1/3,而一旦目标受众的月收入确定在5000元以上,则其千人成本将是传统电视媒体的1/7。分众传媒精确制导的优越性由此可见一斑。     focus media的创始人,现年30岁的江南春在传媒业已经摸爬滚打了近10年。早在1994年,还是在校大学生的江南春就创办了永怡传播公司。在短短的时间内,永怡传播很快发展为上海it界最大的广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已经占据了95%以上的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营业额达到6000至7000万元人民币。在2000年,永怡传播的营业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但是江南春显然并不满足仅仅当一家广告代理公司的老板。早在90年代中期,江南春就已经注意到户外媒体的机会,但是当时几千万的初始投资额使他犹豫不决。如果当初敢于放手一博,最早在香港上市的大陆户外广告公司将不是白马而是永怡,江南春经常这样反省。但是这一次,江南春显然不愿再让机会溜走,通过液晶电视广告联播网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投资计划,江南春试图创建一个新型的数字化户外媒体集团。而软银中国的加入将有助于江南春实现这一切。     门对门的投资     在硅谷的风险投资圈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被投资公司最好在投资公司的两个小时车程以内。软银中国的这项投资显然符合这条准则,因为软银中国上海办公室和江南春的永怡传播刚好同在兆丰世贸大厦28层,正好门对门。每天从早晨工作到午夜的江南春引起了软银中国的注意,因为他们发现江南春的车老是停在车位里。这当然是关于这项投资的一点趣谈。对这一项目长时间的跟踪和近距离的观察无疑增加了软银中国的信心。新建成的电视广告联播网已经得到了广告主的认可,并且已经处于盈利状态,这也是软银中国敢于投入大笔资金的重要原因。     软银中国带来的帮助将是全方位的。最直接的是资金支持。分众传媒将迅速把业务扩展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并且在医院、加油站等场所建立类似的网络,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软银中国预计将分期投入,投资金额将以千万美元计算,并且主要用于新项目的建设。同时,软银中国的技术储备也有助于分众传媒的技术升级。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未来ipo的准备,软银协助江南春在海外成立了分众传媒(中国)控股公司,该控股公司再在香港成立子公司,然后由香港公司在境内设立具体的经营实体。这个从一开始就搭建好的架构,无疑将使它们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更为顺畅。     [资料链接] 第一季度创投概述     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开门红,以9.9%的高速增长向世界昭示中国的繁荣向上。与此相应,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在第一季度的亮相也赢得了满堂彩:根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对中国50家重量级创业投资公司的调查和统计,第一季度共有17家创投机构对31家中国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金额高达2.2亿美元(18亿人民币),约占2002年全年投资总量(4.2亿美元)的53.7%,约等同于2002年上半年的投资总额(约2亿美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第一季度创业投资市场表现出了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大型投资机构的投资力度引人注目,前三大案例的投资金额占到了整个季度投资额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通讯电信行业的创业投资十分火爆,这个领域的投资金额也占到了整个季度的三分之二。     2003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创业投资季度报告》见本刊2003年6月1日。     特别报告由本刊与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有关内容摘自《zero2ipo清科2003年第二季度中国创业投资调查报告》和《zero2ipo清科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中期研究报告》。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自2001年对中国创业投资进行年度全国范围(含外资)调查与排名,并于2003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对中国大陆区有着突出行业地位和活跃投资记录的50家创投机构进行季度调查。 2003年第二季度中国创业投资总量
创投机构类型 投资案例个数 比例(%) 已知投资金额  投资金额  比例(%)
                                   的案例个数  (百万美元)   
本土创投         21         75       21          42.93      32    
外资创投          7         25        5          89.70      68    
总计             28        100       26         132.63     100  
                                          
2003年第二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前三大案例
    被投资公司       领域   投资金额 投资时间 投资公司                  
                            (万美元)                                    
 分众传媒(中国)控股  服务业  4000    2003.5   软银中国                  
有限公司(focusmedia) (传媒)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    3000    2003.6   凯雷集团和3i              
迈普(四川)通信       电信    1500    2003.6   英特尔投资、指南基金、汇丰
 技术有限公司                                 银行基金和法国nbp投资基金 2003年第一、第二季度投资总量对比
  季度    获投资企业数  获投资企业数  投资金额 
                        (已知金额)   (百万美元)
第一季度      38            36         239.58  
第二季度      26            24         132.63  
    
    非典对中国创投机构的负面影响因素      
                        延缓了投资活动 86%  
              部分已投资项目的风险增大 57%  
              项目管理和监控的难度增大 43%  
          部分项目的退出延缓或难度增大 19%  
                      资金募集难度增大 19%  
                    将被迫调整投资方向  5%  
            取消了部分计划中的投资项目  5%
    
    非典对中国创投机构的正面影响因素  
                  为内部调整提供了机会 65%
      计划投资部分高新技术项目前景更好 35%
    已投资部分高新技术项目退出前景更好 12%
                  高新技术项目机会增多  6%
            竞争对手受创使自己优势增加  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资本周刊》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