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职业病之IM综合症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我现在的工作模式,就是很多杂志、报纸上大肆渲染和吹捧的“在家办公”。在家办公当然有很多好处,例如比较自在、比较舒适、可以随时吃东西、工作中间可以下楼去干点私事。

<div align=left>
    但是在家办公和世间万物一样不完美,主要问题之一是沟通和协作上的差别。    在办公室里,同事之间交流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你可以站起来朝隔断那边大声叫别人的名字,也可以直接走过去用肢体语言表示你的不满,中午吃饭时你可以抢别人的瘦肉以发泄心中的怒火,骂老板时虽然不出声音但周围的同事都可以看到你的嘴型、并且会心一笑以示道义上的支持……现在的大部分工作都离不开交流、离不开团队合作,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些言语和思想上的交流很容易实现,并且是及时互动地实现。   在家办公就不太一样。以我为例:我是做it类+设计类工作的,20%是程序员、30%是设计师、50%是美工,我有电话、sms、im(及时信息)、mail、视频会议和留言簿与客户、同事交流,如果我愿意的话,我立刻就可以在服务器上装一套基于internet的协作式办公系统--从技术角度说,我一直都很习惯用网络来和别人交流,我的客户和外地的同事也都ok,也许你觉得这些手段不够人性化,不过事实说明它们都很有效。   但是,技术上的成熟不表示它符合人性,最典型的一点:人性化的交流,开始于语言、动作或者表情,最不人性化的也只是略微有点刺耳的电话铃声;而我现在所用的交流手段,基本上都开始于im,说白了就是qq的“唧唧”或者msn的“咕隆咚”。    it圈子的很多人工作起来都没日没夜的,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无论我多么轻松、多么专注地坐在家里的电脑前,都有可能遇上某人找我谈工作--如果你总是在很愉快的状态下听到“唧唧”或者“咕隆咚”,你会不会有点抓狂?    以前有上军校的同学说听到卖豆浆的哨子声会下意识地起立,当时我还狂笑不止,现在想想看,如果我看电视、坐地铁、逛超市、睡午觉时听到“唧唧”或者“咕隆咚”,我也会下意识地去摸那个不存在的鼠标。 (ps: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状况之一是“唧唧”和“咕隆咚”同时响起、手机神经质地震动、背景“音乐”是防火墙报警的“哔呦~哔呦~”)
</div>

作者:倪 爽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