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 + 知彼 = 成功!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对于选择工作,每人的着重点都不同。有人着重金钱回报,有人重视一己兴趣,有人希望发挥所长,有人跟随社会潮流做大家认为有前途的工作,也有人只求有一份工,什么都愿意做。结果,有人工字打出头,有人捱极都是一份牛工,关键之处不在于有人聪明有人愚鲁这简单,而是前者都知道一条成功方程式 知己 + 知彼 = 成功!如果王子误当自己是青蛙,他的一生都可能会在井底中耗掉!

      这条千古不变的定律来自古今传诵的《孙子兵法.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战场取胜之道在于清楚敌我形势。职场有时就如战场,要出人头地就先要认清自我,再勘察市场趋势。道理其实很简单,等于你到街市买菜,你要想一想你袋中有多少钱,再想想你到底想吃什么菜,然后就是街市里究竟有什么菜供应。很快你就会买到由叁个因素综合得来的结果回家去。 道理简单却知易行难。现代的都市人,都往往被社会的一套价值观牵着鼻子走,没有意识到真我的重要,在选择职业时可能为了迎合社会的价值观,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取向,做着自己不喜欢又不合适的工作,又怎会做得好?!又有人自我到了极点,毋视市场实况,结果又是郁郁不得志。社会上许多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在在都告诉我们,一份适自己的工作,将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里闯出一己的事业之路,不是心口挂个勇字便成。了解自己,看清市场,才是你突破困局的不二法门。 知己篇 找回你的性格及兴趣 跟大队走不一定安全   自小我们就像被无形的压力推动,要跟大队走。不论是服饰、偶像、事业甚至价值观,大队往哪个方向走,总会有一大堆跟从者。跟着走似乎一定无蚀底。社会以金钱挂帅,能够 到钱的工作最多人追捧。同学流行读bba,于是你读我又读,出来社会以后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从商的大有人在。早几年资讯科技普及,于是有少许程式编写技巧的就入行,有少许资金的不理叁七二十一便开网页制作公司,结果泡沫爆破的时候唯有一大堆一大堆的被裁,公司一间一间的倒闭。股市流行买科技股,大家一起入股,一起大升,一起大跌。事实证明,跟随大队,并非一定安全。人做我又做,最终也只会失去自己。   理论上人人都明白不应该抹杀自我,不应该刻意迎合任何人与事。那末你现在的工作是否合乎个人性格?你最有兴趣做的是什么工作? 兴趣 vs 事业   讲到兴趣,很多人的即时反应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在不是时候谈理想」、「现实太多限制了」,类似的说话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听到。不过大部分成功人士也不会如此说,他们深深明白,要在自己的事业途上建立成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热诚,而热诚往往源于喜爱自己的工作。《follow your heart》( 从心再出发 ) 作者andrew matthews说:「没有人会因为你浪费一辈子去做你厌恨的工作,而发奖金给你。」   你喜欢做什么,没有人会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有你的一套风格,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特的性格。不过你可能真的从未好好的想过,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兴趣可以成为工作,甚至发展为事业。不妨腾出一两个小时写一个清单,顺序列出你有兴趣的工作,逐一思索是否适合作为事业。不过要注意,你有兴趣做喜欢做的工作未必等于你适合做的工作。适合你性格的工作,你也未必喜欢做有兴趣做。「喜欢做」和「适合做」有时是两回事。 雇主聘用性格与工作配合的人   说到适合与否,就要说回性格这课题。现在很多公司进行招聘时都不会单看应征者的履历,或靠短短几小时的面谈就作决定,而会要求应征者填写性格问卷(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这些性格问卷由专人编写制订,并作结果分析,经研究证实可靠。为什么这么多雇主,愿意花费庞大去采用这种问卷?正好说明他们相信性格很大程度决定了你是否适合一份工作;而且他们明白到,聘用合适人才对机构的长远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所付出的专家费用,雇员也更能发挥一己所长。 香港大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家许志超博士就分析说:「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性格,做客户服务的需要某一类型的性格,做会计的又是另一类型。目前的研究证实,如果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类型的工作,工作效率会较高,人也会比较快乐,与周围的人的冲突较少,容易投入工作,并能够照顾新入职员工。而且,员工工作压力过重,失误多,很多时是因为工作错配所致,所以选择性格适合的员工对雇主更显重要。」   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性格上有何强弱项?了解自己往往要靠经验的累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而且要翻出久藏的真我,也可能会很痛苦,不过你若不想再在职场胡混打滚下去,请腾出一点时间,去了解自己,再选择往后的路要怎样走,你会轻松快乐很多,一个快乐的人,做事会干劲十足,自然事半功倍。
重新认识自己
  现职为财务公关的张巧文,大学选科时预计修完会计会有清晰的事业发展之路,即使自己并非特别有兴趣,也选择了会计系。毕业后加入一间大型会计师行从事核数工作,做了叁年半后渐渐感到核数工作单调乏味。「我性格比较外向,喜欢活动性的工作,也爱与人接触和学习新事物。核数工作本身有一定的规律,需要遵从很多规则,对我来说颇为沉闷。相反,工作过程中经常要见客、往客户公司考察,这类职责却使我非常有兴趣。」 刚好那时候,张巧文从朋友口中认识到财经公关的工作。「财经公关的工作范围很广,除了写新闻稿、开记者招待会、作简报以外,有时连拍片和媒体制作都要兼顾,对我来说非常有趣有新鲜感,活动性也高,听起上来非常适合我的性格,令我十分有兴趣一试。加上由于财经公关需要接触很多的财务文件,我的执业会计师资格因而对任职财经公关非常有利 。」   虽说过往的资历合用,但要放弃社会公认的专业工作,投身未知的范畴始终有一定的「赌博」成分,「当时我已很清楚核数工作不适合自己,也因此加强我转行的决心。」一试之后,张巧文很快肯定财经公关职业十分适合自己,到今天,她更已是跨国公关公司伟达公众关系顾问的总监。   「假使当天不是作出转工的决定,今天我可能仍留在别人眼中的专业里干我没兴趣也不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选择了另一条路,令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快乐、更有干劲。」与其勉强自己配合工作,为何不找一份能配合自己的工作? 知彼篇 了解就业市场现况 理想能否达成的确需要现实配合。
  只要有心,有触觉,要了解市场动向并不困难,无论是与周围朋友倾谈,看招聘广告或是看时事新闻都可达到同一目标。   对于现实市况,你的了解有几多? 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executive search and selection - global hr solutions高级经理蒋静玮建议求职者或打算转工者要居安思危,随时留意市场发展。「即使在未决定跳槽的日子,也要经常留意市场的最新动向。人在社会上工作,往往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很多变化都不是能够预计的,你不能保证将来一定可以安坐自己的位置。唯一能够采取主动的,就是对市场常常保持警觉性,知悉最新的市场发展。」   至于最有可能选择招聘的职位,则不论机构规模大小,都倾向招聘销售员、市场推广、业务发展等为公司开源的职位。pricewaterhousecoopers本年年初发表一项名「hr management through the downturn - a survey of hr practices and trends」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意招聘这类职位的机构占52%,其馀可能招聘的职位则包括技术性、资讯科技、财务、一般管理等职位。「市况差了,企业自然希望增加收入来源,选择性地招聘前线职位,冻结或减少后勤人员是不难理解的。」蒋静玮说。 从后勤走上前线?   可想而知,从后勤走上前线,是随着环境而变的一个选择,不过蒋静玮提醒有意走上前线的后勤工作者,决定转变时首先要说服的不是雇主,而是自己。「抚心自问,你真心觉得自己适合从事你所应征的工作吗?对前线工作有兴趣吗?对所加入的行业,是否有足够的认识?热门的职位竞争的人也多,现在往应征一个市场推广或业务发展职位,总有一百几十人与你竞争,当中有资历、有经验者大有人在,雇主自然较倾向雇用这些人。如果你不能真心相信自己适合这些行业,就更难说服雇主。能成功由后勤走上前线的,很多都是喜欢前线工作,性格也适合做这类工作,只是过往因为际遇问题没有机会入行。」   回到最根本,市场情况固然要留意,但是市场里流行的职位和行业,竞争者也较多。无论你是否北上发展,是否决定转工,最终能否干出成绩,还得看你所做的工作是否适合你的性格与兴趣。 决定权在你手   不过如果你所做的工作不适合个人性格,或者不是你所喜爱或最喜爱的,也不代表你一定不能胜任该工作。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很多人都是愈做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有可能你以为不喜欢的原来才是你的专长。论性格,即使性格与工作不相符,多加努力后,能在行内干出成绩亦非不可能;只不过得有心理准备,你付出的会比其他人更加多。   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有什么选择,亦清楚每个决定的后果与代价。无论你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抑或尝试喜欢自己的工作,或是选择适合一己性格的工作,还是尝试改变自己以迁就工作,都是由你自己去决定。因为 你的事业是你自己的。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