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顶起一片天 自由自在做SOHO人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soho”一词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缩写,意思是“小型家庭办公室”,也就是说,将办公场所放在家里或独自租用一个办公室,一个或几个人顶起一片事业的天空。这种职业观传入国内后,迅速风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自由自在做soho人   我的不少朋友是“soho”族,其中之一的张衡是我在保龄球场认识的。初见他时,他的球技纯属业余,几个月后分数可以达到参赛水平。张衡把这归结于定时定点的坚持训练,而我的球技则始终徘徊在与他相识时的水准。每逢他看到我隔三岔五的来去匆匆,又为自己的球技不如人而捶胸顿足时,就用怜悯的语气对我说“练得太少。”“我得去上班!”“你可以做‘soho’。”他和声细语。   已过不惑之年的张衡曾调换了几次工作,又在一个出版社做了十年美编,由于厌恶开不完的会又担心自己所有的智力被勾心斗角和恭维所耗竭,前年回到家里做“soho”,接的活是电脑平面设计。“回到家,所有的城市噪音乱七八糟人群纷争鸡零狗碎,抑郁怨忿甚至心比天高的欲望全都悄然退去,宁静的幸福感便会从心里油然而生。”   从东北来的菡子更生猛,自己包了一家经营不善的刊物,身兼主编、发行、撰稿三职,五年下来在石景山海特花园买了房。“那啥,刚开始时辛苦不?”我学着她的东北腔。“没有不苦的。”她笑了,很灿烂的那种。“现在呢?”“每天都是阳光。”对人的本性而言,想受束缚的人极少,可是理想和现实又往往让人陷入两难境地。叔本华就曾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取舍只隔一线。   事实上,当我们还在为是否抛弃“鸡肋之嫌”的铁饭碗而犹豫时,周围已有日趋增多的先行者加入了“soho”一族的行列。与其花掉半生精力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证明自己的才能,不如利用自己的专长,将兴趣、工作统一起来,自由自在做“soho”,这一点在都市人中越来越形成共识。随着四通八达信息网络的诞生及人们观念的更新,“soho”将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