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班的妈妈

<b>   【世界经理人编者按】</b> 上世纪60年代的《新概念英语》用这样一幕生活场景来解释什么叫做catastrophes:你一边做饭一边照看孩子。突然,电话铃响了,你赶去接电话。一不留神,孩子把桌布扯了下来,把你最好的瓷器打碎了一半,同时还弄伤了他自己的手。你慌忙挂上电话,去照料孩子,收拾瓷器,等等等等。这时你闻到饭烧糊了。似乎这还不足以把你弄哭。你的丈夫回来了,出人意料地带了三位客人来吃午饭--这就是catastrophes,灾难。

    对于21世纪的wham们来说,这个老故事只剩下让人发笑的分儿了。2001年,单是在美国本土,就有多达500万家生意,是由在家里一边照料孩子、一边工作的wham们维持的。wham,”work at home mum”的缩写,这个读起来有点像一声惊叹的新词,借助互联网络,在英语世界里迅速流行,甚至已经衍生出另外一个新词wahmpreneur。这个词在中文里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相应的词语,勉强可译为”wham专家”。这是因为一大批专门为wham们提供家政、理财、行政助理、工作机会、心理咨询等服务的网站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wham专家”们在上面开辟专栏,为wham们出谋划策。一些针对wham的书,更是从”如何发现你特殊的才能”入手,到”怎样开始一份在家的工作”,再到”寻找到在家工作的最好办法”、再到”保持你精神和身体的健康状况”,一步步指导着那些既想在家里照看孩子、同时又想开展一份自己的事业的女人们,摇身变为wham一族。具有指导性的书,成了畅销书,书的作者,也成了畅销的”wham专家”。

  ”wham专家”本身多半是wham,一个极其成功的wham。因为今天的wham,已经大大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的全职妈妈。她们既然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留在家里照看孩子,也不会满足于做做首饰、卖卖糖果这些传统的妈妈们的家庭副业。智能化家电和无微不至的社会服务,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使妈妈们摆脱掉繁琐的家务劳动;发达的网络和远程通讯手段,又让妈妈们随时可以和家庭之外的世界保持密切的沟通。像sohu族一样,wham们的存在多半得益于或者说依赖于在20世纪末就已经发展成熟的即时信息传递手段,比如电话、传真、网络,还有即将发展成熟的可视电话。其中网络,已经成了成本最低、最有效率的一种即时沟通手段。因此大多数的美国”wham专家”都把”网络写手”列为wham们入行的首选。这里的”网络写手”不同于我们的”网络作家”,这种”写”是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写”,你可以写专栏,也可以写程序,甚至可以写写flash。抢在别人前面指导你wham的”wham专家”,更像是我们所说的”网络作家”,或者是”斑竹”,嗅觉比较灵敏、转向比较快速的那一种。

  对今天的wham们来说,”网络写手”这种工作已经太缺乏创意。在wham的杂志和网站上,你可以找到诸如人事经理、会计、保险代理、法律顾问、录音打字员、广告销售、研究项目主管、数学教师、信贷员、临床医师等等职位。你也可以选择时间,是part-time还是full-time,是白天还是夜间还是傍晚。你的报酬可以用每小时12美元计算,你也可能拿到20万美元以上的年薪。当然,你除了必须符合招募者清清楚楚列出的条件以外,你还必须是一个娴熟的英语使用者。至于你的家是在美国洛杉矶还是澳洲悉尼,几乎不被考虑。  wham:更时尚,所以更难当

  信息传递手段的提升和普及,对于wham在欧美的流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然,wham不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不可能表现如此出色。举一个最近的例子,2001年9月5日,硅谷的一家公司在招募”人事经理”时对这一职位的描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事经理必须能够通过电视电话对应聘者进行面试、评估,为公司搜罗到所需要的人才。公司为这位可以远距离”相面”的人事经理所能提供的待遇是:年薪50万美元,年终红利,每年12天带薪假期。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移动办公”的概念已经越来越为西方的管理经营者所推崇。”移动办公”即是指员工可拥有灵活的办公时间、办公地点,但在工作时间内必须和公司保持畅通的联系。对管理经营者来说,”移动办公”可以节省成本(比如占用较小的办公场地)、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员工具有更高的能动性)。sohu也可以算作”移动办公”的一种形式,虽然sohu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比”移动办公”还早了几年。sohu的优点几年前已经被分析得差不多了,一个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消耗在上下班路途中的时间和能源。可是几年下来,sohu族几乎只剩下了作家、设计师和网络写手。原因在于,只有这几项比较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够让sohu族们耐得住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先进的通讯手段还是没有先进到可以取代”面对面”的地步。

  wham们自然也要面临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可是她们还是创造了如此丰富多采的wham世界。这里面固然有很多”时机”优势,比如更发达的通讯手段、经济全球化、政府对家庭企业的扶植,但看看她们成功的例子就知道,wham时尚的背后是更高的素质。比起普通的职业女性,wham们一般必须拥有更高的教育、更好的心理素质、更强的技能、更多的工作经验、更发达的人际网络、更强的继续学习能力,以及更强烈的兴趣和热情。只有这样,wham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在”孤岛”上保持良好的精力和情绪,同时保持与外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一个好的wham一般不会从sohu族转化而来,因为先前的sohu生涯可能会让她彻底丧失掉”在家”的兴趣,也无法维系一个强大的人际网络资源。

  这样,如果不是自己创业,wham最终还是”白领”的一个特殊阶段。像白领一样,wham也要有”充电”的时候。只不过,白领的充电方式是”逃离公司”,wham则相反。

  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广州零零星星也出现了wham族,或者称之为准wham族更为恰当。中国的公司几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sohu员工,所谓的sohu,几乎就是”自己雇用自己”的概念。要做中国的wham族,需要更为出众的才能,比如设计师、畅销书作家、科学家。好在中国人工便宜,wham们很容易可以找到一个同性的帮手。

  ”享受和孩子在一起”,同时”享受工作”;享受”自然的我”,同时享受”社会的我”,这就是wham。双份的享受意味着双份的付出,wham明白这一点,也支付得起。



 

相关阅读:

职场新人要知道的职场禁忌
职场女性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职场女性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
个人创业贷款助你起跑
个人创业天宽地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