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优秀的你为何遭人厌?

  优秀者缘何变成“讨厌虫”?

  你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员工,不迟到、不早退、准时完成工作。不过你别忘了,衡量一个人工作成绩的优劣有时并不仅仅只看个人自身的表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也是重要的考察方面之一。一味地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固然好,但若与同事龃龉过多,也会成为你通往成功之路的暗礁,不可小觑。

  一位出色的中方英语翻译,在年终评定业绩时,中方和外方高层领导给了他两个截然不同的评语。中方高层领导的结论是:“他工作认真,对业务具有敬业精神,谦虚,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应评为优。”外方高层领导却认为:“他工作尚可,但人际关系不好,性格孤僻,没有团队精神,应评为差。”鉴于评定意见相殊甚远,中方、外方高层为此开了一个协商会。

  外方高层提出:“他的工作能力我们认可,但是他在公司里只和自己的同事和领导交往,很少能和其他人交往。我们认为他的人际关系存在问题。”

  中方高层说:“他和同事、领导交往,是翻译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而作为经常为领导服务的人,他不必和底层的管理人员进行交往。中国有句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外方高层领导却说,每一个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优秀的一面,是不可以分类的。外方领导举了另一位外籍翻译的例子,不论是资历还是水平,都比中方翻译高出一筹,但是他每天进出大门的时候,常常和守门人谈笑风声。但是中方翻译却从来没有和守门人聊过天,甚至守门人为他开门的时候,连说声“谢谢”也做不到。外方领导觉得那是因为他高傲的性格使然。

  其实,这位翻译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外方高层领导对其有看法,其实就是文化差异导致的。中国人的交往常常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标准,交往是指向对方的品质,注重对方内在的东西。而外国人不同,他们往往选择一些浅层次的东西,如这个人让人感到愉快、幽默等等。反映到生活中,外国人可以在家里开酒会,邀请各种各样的人来参加,和每个人都能聊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而中国人就不同了,他们只会邀上三五好友,一杯清茶,进行的是推心置腹的交流。所以,中国人让人看起来显得高傲、不合群。

  但在这个人际交往圈子越来越大的时代,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内在品质,而忽视外在的形式,人际交往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错失许多宝贵的机会。很多优秀的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工作中的讨厌虫”,原因在于他们失去了“人缘”。具体说来有几大因素:一是借故走近老板,疏远了同事;二是自视清高,孤傲待人;三是泄露秘密;四是太“精明”,过于斤斤计较得与失;五是公私不分。

相关阅读:

办公室里的“新武侠传”
毕业生遭到“欺生”怎么办﹖
职场新人该如何应对职场风险?
人在江湖:在你上班的第一天
不能回避的生活 办公室政治“教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