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天之骄子求职深圳遭遇五味人生

  为期两天的深圳市2004年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会昨天(1月7日)在深圳高交会会馆开幕,高交会会馆a、b、c馆进驻的10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近500家企业,为毕业生和社会求职者提供了近万个职位。

  来自全国各地的应聘者蜂拥而来。一走进高交会会馆,就可以看到一条大大的红色横幅——“到深圳来吧!深圳海阔天高”。每个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瞥上一眼,表情复杂。据了解,今年不少用人单位开出的薪金水平让这些充满期待的毕业生们望而却步,有的单位给出的底薪低至1800元/月。

  在高交会会馆现场,a馆为机关事业单位展位,b馆是企业展位,c馆为综合展位。b馆有近500家企业参加了“双选会”,这些企业几乎囊括了深圳市所有的著名企业。

  据悉,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今年的就业高潮也相应有所提前。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的就业高潮已经提前到来。

现场速写

  亲友团用人单位不“感冒”

  记者进入会场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馆内有不少中年人,甚至还有一位老奶奶在家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东张西望。原来他们是前来帮忙出主意的“亲友团”。

  许先生的女儿学的是纺织,属于冷门专业,就业有一定的压力。为此,夫妇俩齐齐出动给女儿出谋划策。但是某纺织集团的招聘人员说:“我们要的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可不要温室里的花朵。”小许听到这话脸一下红了,把爸爸妈妈拉到一边说:“让你们别来,你们偏要来,这下可好了,第一印象就不好。”小姑娘说着说着就哭了。

  半天晕倒5个

在a馆内设置的医务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当日中午11点多为止相继有5个人晕倒,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小李就是其中一员。小李说,她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武汉赶到深圳,早饭也没吃就直奔高交会馆,一个上午转悠下来基本没什么收获,等着等着,她突然眼前一黑就晕过去了。记者问她为什么不吃饭,她苦笑着说:“太贵了。连方便面都要8块钱一碗。我带了些饼干,随便吃一点,还要省点钱买车票回家。“

  为求职全国“大串联”

  当日下午1点,高交会会馆内人流开始减少,不少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外出就餐。忙活了半天,大部分求职者脸色都很沉重。来自重庆大学的小吴则显得比较轻松,他对身边人说:“你们不能把眼光盯在一个地方嘛。广撒网才能钓大鱼啊。”据小吴介绍,他这两个月已经跑过北京、广州、深圳。这几天忙完,小吴打算回家过年,然后参加2月份江苏的公务员考试。他笑着说自己真像是在“串联”,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毕竟还有明天!”小吴仰望天空,坚定地说。

  这点工资在深圳怎么活

  在一些热门单位的摊位前,如深圳电信、广东移动深圳公司、深圳邮政局等,应聘者的队伍甚至能截住两侧走动的人流,场面甚为壮观。

  记者看到,不少毕业生对今年的薪金水平议论纷纷。据了解,场馆中有4个用人单位开出了1800元/月甚至更低的底薪,对此毕业生们说,这个工资在深圳怎么活!暨南大学毕业生小罗说:“在广州,1800元还勉强可以支持租房子、三餐饮食,但在深圳,1800元就不够用了。”她说,在广州赛马场的招聘会,不少南下的毕业生把薪金要求定在1000元/月甚至800元/月,如果这些人来深圳,还把薪水定在这个位置,他们日后肯定会知道生活很艰苦。

  富士康企业集团是其中一家开出1800元底薪的企业,负责人解释说,现在,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马上使用,培训其上岗、熟悉业务还需要一笔成本,折合到企业现在招聘一个毕业生所花费的总费用当中,毕业生的底薪能定在这个数就差不多了。

  另外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深圳大中专院校和深圳生源的市外院校毕业生数量为10194名,深圳市政府要求本土企业优先招收本土毕业生。这位负责人说,起用本地的毕业生成本比较高,他们的薪金要求远高于非本地生源,规模较小的民企实在负担不起。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有些单位就打出超低底薪的招牌,目的就是为了让本市毕业生望而却步、主动退出。

  某企业负责人称最难容忍错别字

  记者了解到,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应有的技术水平外,普遍要求新员工沟通能力强、团队合作能力好、守信正直和具有创新能力;一部分公司要求毕业生初入公司时主要在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基层岗位工作。

  “招聘时,我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看到求职简历中有错别字。”欧派橱柜企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刘军刚告诉记者。他说,许多毕业生的简历中都会出现为数不少的错别字,每当收到这种简历时,他只会“扔在一边”,然后礼貌地告诉应聘者“请回家等消息”。他认为,一个连简历都写出错别字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今后他在进行账目处理时很可能会由于“不小心”而弄错一个至关重要的小数点。所以,在包装精美的求职简历中犯这种低级错误是让人难以容忍的。

  “天之骄子”五味俱全

  【不满】

高学历竟然成劣势

“招管理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不限,英语听说写流利,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招聘广告特别吸引毕业生的眼球,展台前排了5条长队。

  队伍中一个穿着端庄的女孩小璐告诉记者,她是中山大学英语系的硕士毕业生,英语听说能力强,性格外向,自己也很想从事管理工作。然而,等她面试出来,却见她满脸怒容:“他们只要本科生,不要硕士生。说是公司主要从事物流运输,优先考虑经济管理和工程类专业。我强调了自己的外语优势,但是面试的人说来应聘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都很高。”

  面试人员告诉记者,“盐田国际”这次招聘的毕业生主要是在集装箱码头、港口工作,都是非常基层的工作,不需要高学历的研究生。如果招聘进去,一方面公司要支付更多薪水,另一方面,也难以发挥研究生的水平。

  【郁闷】

去不了理想城市

深圳市青岛啤酒销售有限公司展台前同样是人满为患。小李好不容易才从攒动的人群中面试出来。记者询问他结果如何,他咧嘴一笑:“我学市场营销,应聘的是销售人员,他们对我的印象不错,应该没问题。但是,他们告诉我,我可能要被分到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小李理想的工作城市依次是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毕竟是第一次就业,说不定将来就一直生活在那个城市了,所以我还是想选择大城市。”

  负责面试的小姐则告诉记者,销售人员工作地点变动性很大,一般都是先到中小城市锻炼几年,工作出色的以后会调到大城市负责更大的市场,“关键是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有没有发展前途,第一次就业地点真的不重要。”

  【迷茫】

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记者在会场看到很多抱着一堆简历的毕业生在人流中穿梭,中文系毕业的本科生小文即是其中一员。

  记者上前询问小文都投了哪些公司,她苦笑着说:“中文专业是万金油,什么行业都需要,但是专业性不够,不容易找到好单位。所以我就全面出击,只要专业不限或文字类的职位我都投简历,也不知道哪些单位有戏,等会儿我还要排队去报考公务员。”

  小文表示,公务员、媒体、公司职员、教师都是她愿意选择的职业,“我给自己找好多条路,不希望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过这样很累,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做什么,真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具体的职业指导,而不是泛泛而谈。”

  【兴奋】

辛苦终于有回报

小刘是深圳某职业技术学校的专科生,学服装设计专业,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上午就和一家服装公司签了约。

  小刘告诉记者,自己签的公司规模很小,也没有名气,但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非常对口。“我们今天一起来的同学中就我签约最早,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职业定位很明确,平时也在一些服装公司实习过,找工作不好高骛远,自然会有适合自己的。”

  面试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曾有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投简历,但是许多毕业生都嫌公司小、待遇不高,最后都没有谈成。“今天的毕业生在盐田国际、富士康、方大、广东电信、各大银行前挤破了头,其实大公司不见得能给每个人都提供发展机会,很多人才会埋没其中,小公司反而能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张女士说。

  人事局局长认为大学生绝不是多了

高级技工比研究生还难找

  “深圳‘十五’期间要引进30万人才,因此今年毕业的大学生绝不是多了,关键适不适合深圳发展的需要,只要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深圳将敞开接纳,没有任何指标限制。”昨日,深圳市人事局局长陈安仁接受记者专访时,就人才引进问题作上述表示。

  “十五”引进30万人才

2001年出台的《深圳市人力资源开发“十五”计划》提出:到2005年,深圳人才总数要达到136万人,净增46万人,人才总数占当年社会劳动者人数由2000年的29%上升至40%。

如何净增46万人才?陈安仁向记者盘算,5年内要由外引进人才30万,本地培养17万,退出劳动年龄人才1万。现在深圳引进人才主要通过接纳毕业生、调干、军转干部和引进海外人员这四条途径。2003年总计引进30640人,加上还没有落户的,一年估计达不到平均的6万人。因此按照“十五”计划,深圳的人才需求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是否需要

据统计,深圳市人才总量已由1995年的47.41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20万,但陈安仁指出,虽然人才数量上去了,然而人才结构失调的矛盾却凸现出来。

  一个表现是高级人才匮乏,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生物工程、现代环保工程等技术人才不足四成,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整体短缺。这几年深圳每年引进应届高等名校毕业生1万多名,但是与产业结构不适应,it、金融、证券、保险、物流和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级人才较少。

  另一个表现是技能人才奇缺,技术娴熟的焊、钳、车、铣、模等高级技工比研究生还难找,拥有高级技工证书的求职者炙手可热、供不应求。

  陈安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并不是多了,大学生找工作难主要是没有适应市场需要,择业目标定得高且集中,大量基层岗位被忽视。

  民企用人需求超过国企

从深圳2004年应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会反馈的信息来看,民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达7902人,超过了国有企业的6496人。对此,陈安仁提出要调整人才服务重点,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保障力度。

  陈安仁说,人事部门今后要注意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鼓励民营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增强民营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对于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人才,在引进手续上可以采取超常规的做法,突破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常规做法,允许不迁户口、不转关系、双向选择、身份保留、来去自由的柔性机制。

  人才引进来了,人才的人事关系管理、档案管理、评定职称、保险费缴纳就成为留住人才的关键问题。陈安仁承诺,今年,人事部门将更加积极地面向民营企业开展人事代理业务,重点服务民营企业解决好降低档案保管费用、代理费用等,积极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创业人员住房、子女入学就读等实际问题。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阅读:

办公室里的“新武侠传”
毕业生遭到“欺生”怎么办﹖
职场新人该如何应对职场风险?
人在江湖:在你上班的第一天
不能回避的生活 办公室政治“教程”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注册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