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市国家级和部分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将面向东北、华北和西部地区招生,毕业生直接为北京市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为西部和贫困地区培养和储备一批专业技术骨干。
记者从12日召开的北京市春季普教、职教、成教领导干部会上获悉,为满足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北京将逐步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北京中职教育水平一直在全国领先,具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校50多所。但近年来面临生源严重短缺问题,由于北京学生越来越多非普高不上,北京市中职校连续几年完不成招生计划。
而另一方面,北京中职人才需求面临断档。近年北京每年需求中职毕业生8万多人,而由于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今后还会逐年增加。而现在每年全市中职毕业生不到8万。从2004年开始,北京初中毕业生人数将逐年递减,到2007年,仅有7万人,按目前普高与中职5比5的招生比例,届时最多只有3万多人上中职。
为了补充急需的后备中职人才,北京市将鼓励重点职业学校与西部地区和外省市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今年将选择部分学校试点招收外地生,并逐年增加招生人数,到2007年前后达到数万人。
来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
办公室里的“新武侠传”
毕业生遭到“欺生”怎么办﹖
职场新人该如何应对职场风险?
人在江湖:在你上班的第一天
不能回避的生活 办公室政治“教程”